发生性关系前,请记得做一个HIV检测

插图:网络

封面:--Winok

封面字体:思源宋体

图片来源:CNU+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天是十二月一号,世界艾滋病日。

从艾滋病病毒被发现到现在,人类与艾滋病的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全球大约有万人死于艾滋病,大约有万人是HIV携带者,带病生存,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截至年3月,我国报告现存HIV感染者人,报告死亡人,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全球有数以万计的科研工作者,不分昼夜地投入对艾滋病治疗研究中,每年有数万亿美元,被用以艾滋病的研究和治疗。

但直到目前为止,HIV还没有特效药,艾滋病还无法被完全治愈。

艾滋病就像一个死神,肆虐全球。

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感染艾滋病,也有更多的人,惨死在艾滋病后期的可怕并发症。

但人类能够应对的方法并不多,所以艾滋病也被称为“世纪癌症”。

0号病人与柏林病人。

盖特恩·杜加斯,一名加拿大航空乘务员。他年轻、英俊潇洒、性感迷人。

作为极具魅力的“空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GAY(男同)。他的手段花式多样,技术高超,在同性恋圈子里很有名气。

(“0号病人”↑)

他常年在世界各地旅行,流连于各种同志酒吧和情人的浴室之间,而空乘的工作,也让他的“猎艳”之旅,无比方便。

时间到了年,纽约的街头,弥漫了一层恐怖的气息,八名男子身上同时长出了许多蓝紫色的疱疹,并伴随着刺疼和烧灼感,以及不间断的胸闷与干咳。

这之中也包括了盖特恩·杜加斯。

于此同时,全美发现了更多的人,染上了相同的怪病。

他们有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患上了卡式囊虫性肺炎,罕见的淋巴癌,卡波西肉瘤等免疫系统疾病,同时他们都是——男同性恋。

此时的医学界,给这个可怕的疾病取名为:同性恋相关缺陷免疫证。

而舆论则更喜欢称之为:同志癌。

正当越来越多的同性恋患病者惨死于“同志癌”的时候,9岁的盖特恩·杜加斯站了出来。

他积极配合地列出了他有过性接触男子的名单,人数有7人。

经调查,这个名单中的人,或者他们的性伴侣,很多都有类似于“同志癌”的症状。

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盖特恩·杜加斯的悲剧。

全美的报社和媒体,都不假思索地用“0号病人”,作为了报纸的头版头条,将这次的灾难,归结于这位“淫荡和堕落”的同性恋男子。

0号病人的由来,则是因为在盖特恩的报告中,他被称之为病人o,而字母o又很像数字0,于是“0号病人”,成为了艾滋病罪魁祸首的代名词。

年,盖特恩在病痛中死去,但伴随着他的,则是无休止的谩骂与声讨,几年后,美国的权威媒体《纽约时报》,发表了这样一篇报道——《那个带来艾滋的男人》。

直到年,时隔30年后,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遗传学论文称,艾滋病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从加勒比地区传染到了美国纽约,导致了艾滋病在整个北美的流行。

直到此时,“0号病人”身上的冤屈才被洗清,这场闹剧只不过是因为大众对艾滋的恐惧,而带来的一场人身攻击和舆论暴力。

而“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则幸运得多。

他是一名美国人,同时患有HIV和白血病,正当他走投无路之际,他找到了当时在柏林海德堡大学工作的白血病专家,胡特医生。

胡特医生发现,欧洲人当中有10%的人,对HIV病毒完全免疫,是因为在他们的骨髓中,有一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

于是布朗,接受了这种特殊的骨髓移植,希望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也能够战胜艾滋病。

这名被冠以“柏林病人”的特殊病患,奇迹般的成功了!

他体内的HIV病毒完全消失,白血病也得以痊愈。

(柏林病人)

可惜这种成功无法复制,许多医生按照相同的方法治疗病人,但他们却一个接一个的死去。

年,“柏林病人”自愿地公开身份,他想以此来鼓励更多人,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

由此,蒂莫西·雷·布朗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完全治愈HIV的患者,也让人类在抗击艾滋的慢慢长夜中,看到了一束光。

血灾与血钱

艾滋病的起源众说纷纭,它本是非洲黑猩猩独有的一种传染病,后来传染到了非洲黑人身上。

艾滋病只能通过体液传播,所以“人兽乱伦”的说法就不胫而走。

那种地摊文学和饭后谈资,我是不愿意相信的。

因为很多非洲部落都有喝猩猩血液的传统,甚至他们的男人会在成年割礼的时候,将猩猩血涂抹在生殖器上,以此来增加“男子气概”。

艾滋病的起源肯定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类这一生物群体。

真正将艾滋传染到世界各地的,是美国的血液商人。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血液商人们在非洲开了许多“黑血站”。

贫穷的非洲人以两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血液,出卖给血液商人,而这些商人则以4美元的价格卖到了美国的城市,以及如火如荼的越南战场。

重复使用的针头和采血器具,使得HIV在非洲本土大面积传播,而HIV病毒也随着这些血液,以轮船和飞机相同的速度,扩散到世界各地。

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报告在美国出现。与此同时,美国相继发现了至少名血友病人在使用凝血剂之后感染艾滋病。

当时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了有偿献血制度,这就导致了“黑血站”的肆意扩张。

年,中国浙江省发现了第一批中国艾滋病患者,他们都患有血友病,需要一种从血液中提取的第八因子来治病,而他们用的血液制品多数都来自国外。

四年后,在我国云南省和缅甸的边界,突然发现了多名艾滋病患者,他们都是瘾君子,感染的原因则是和艾滋病人共用注射器。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血液制品的有偿交易,是中国历史上最普遍的一个时段。

年代初,河南省的文楼村,当地的贫穷农民发现了一种“发财”的方法,那就是卖血。

中国当初实行的是有偿献血制度,正规的血站虽然有干净的医疗器具,但对次数有着严格的限制。

这就导致了许多贫困的人们,涌向一些非法的“地下血站”,这就造成了大规模的HIV交叉感染。

最终文楼村的名村民中,有人感染了艾滋病,村里去卖血的年轻人大片大片地死亡,很多老人和孩子只能在孤独中守望。

这只是河南的一个农村,当时全国各地卖血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据后来统计,这次“血灾”导致了5万中国人感染了艾滋病,而相关部门仅一年,就能取缔一千多家非法血站。

血灾震惊了中国政府,无数媒体争先报道,在当时成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事件,在年国家成立了51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文楼村也在其中之列。

直到如今,有偿献血已经成为了历史,而那些“艾滋村”的病人,也得到了免费的救治,文楼村艾滋病的死亡率也控制在了正常水平。

吸毒者、贫困的卖血者、依靠血液存活的血友病患者,在艾滋病还没被探明的情况下,携带有HIV病毒的血液,以各种方式进入他们的身体。他们是最早大规模被感染HIV的群体,也是付出代价最多的群体。

毕竟当时“鸡尾酒”疗法还没出现,当他们患上“艾滋”的时候,就已经宣判了死刑。

如今大多数人都会将艾滋和性病等同,但实际上挟裹着金钱利益的血液和毒品,才是艾滋病爆发最主要的原因。

年前在割礼上涂抹猩猩血液的黑人,与30年前看着一袋袋外来血液输进自己身体的中国白血病人一样,他们都渴望自己能够因此变好一点点。

金三角地区的瘾君子,和河南贫困农村的穷人一样,他们的做法是想让当下窘迫的现实,变得好一点点。

至于贩毒者和地下血站,则纯粹是为了金钱。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诉求,都有着为血液和金钱而活的利益。

只不过当HIV被这些血液和金钱捆绑在一起时,它成了我们人类最大的灾难。

经过中国政府多年来的防控与宣传,以及无偿献血制度的推广和禁毒力度的加强,血液传播HIV的比例大幅下降。

从年开始,在中国,血液传播不再是主要的传播形式。

在年的时候,新增长的艾滋病病例,80%以上都是通过性行为感染。

风雨飘摇的人们

在艾滋病爆发的初期,中国最先采取的措施是“围追堵截”。

年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艾滋病列入乙类传染病,并规定对艾滋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有三类人首先被作为重点了防控对象。

吸毒人员,卖淫嫖娼人员和男同性恋。

一时间,人人自危,这些本来就被边缘化的群体,更是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老鼠。人们本来就容忍不了异类,更何况是威胁到他们生命的怪物。

这是一场多数人的战争,以及少数“罪人”的灾难。

就像“0号病人”,HIV的灾难被舆论归咎于他一个人,虽然这明明是一种来自遥远非洲黑猩猩身上的病毒。

道德的高地是最容易占领的,而恐慌也是最容易扩散的。

一时间街头巷尾,出现了各种各样骇人听闻的都市传说:

艾滋病人为了报复社会,将血液注入了西瓜中;蚊子叮咬艾滋病人之后,会传染给正常人;电影院的座位上会被故意放上针头,上面沾染了艾滋病的血液;艾滋女病人四处约炮,肆意传染艾滋,男同全部得了艾滋病。

这些好似cult片的情节,成为了所有人提心吊胆的理由。

仿佛从这一刻起,人们恐惧的不是艾滋,而是恐惧本身。但是人们对恐惧的揣测,往往源自于人类本身的恶意。

很多患上艾滋病的瘾君子,确实会把自己的手腕割破,去敲诈钱财。有些人被传染了艾滋病,破罐子破摔,以性途径传染给更多人。同性恋群体通常都会有多个性伴侣,且不喜欢使用避孕套。

有些艾滋病人故意隐瞒了病史,去做手术,导致医生也患上了艾滋病。有些艾滋病人违法犯罪,用沾上自己血液的针管负隅顽抗,导致警察也患上了艾滋。

如今缉毒警察和外科医生,已经成为了艾滋病职业暴露最大的群体,他们明明无辜,他们明明正义,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与担忧。

但这些极端的案例都不是歧视艾滋病人的理由。

因为正常人之中有坏蛋,艾滋病人中也有罪人。只要是人群站过的地方,必定有人群的阴暗,大部分人要妖魔化一小撮人的时候,会有更多人变成魔鬼。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死循环,是人性在不停地内耗信任与希望。

如果将艾滋病污名化,将有更多的患者不敢去检测艾滋。

如果你歧视艾滋病患者,将会有更多患者转而报复社会。

如果你反对同性恋,将会有更多同性恋选择骗婚,也会更趋向滥交。

这些都只会加剧艾滋病的传播,让更多人走向末路。

雪崩来临的那一刻,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虽然那时人们在艾滋病中如一片浮萍,但如果你看90年代的港片,你会看到人们在恐惧之外的另一面。

比如周星驰在《整蛊专家》中,调侃自己是大陆第1号艾滋病携带者。

比如刘德华在《超级学校霸王》中,未来人类战胜艾滋病的方法,居然是男女之间不再做爱,生小孩全靠试管婴儿。

比如葛民辉在《百分百感觉》中,出示给炮友的无艾滋证明。

这些咸湿的港片,在用极尽调侃的态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当你选择了歧视和隐瞒,事情将越来越坏,只有接纳和坦诚,才能让在艾滋威胁下风雨飘摇的人们,取得真正的胜利。

当黑夜有了灯塔,前行的道路就会变成一束光

年1月1日的时候,我和家人在看新闻联播。

当时中央台花了大篇幅,报道了一件事情:

国家领导人看望艾滋病人,并与他们亲切握手交谈。

当时我才八岁,我不知道艾滋,我也不清楚领导人是什么样的人物。我觉得这个老人特别的慈祥,和蔼可亲。

当时他胸上佩戴的挂件,叫做红丝带,是年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等15名艺术家,创作的一种代表艾滋病患者的视觉象征。

后来,红丝带成为了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也成为了艾滋病志愿者与防治组织的象征。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人们都恐惧于它给自己带来的死亡,而对于艾滋病患者,人们带给他们的则是歧视与冷漠。

无论政府怎么宣传正确的艾滋知识,民众也只会深表怀疑。

曾有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体检中,检查出了感染HIV,于是就被其他家长强制要求退学,即便小女孩体内的HIV病毒达不到传染数量,日常接触中也不会被传染,但依旧遭到了退学处理。

猜测和无知,自私与歧视,就像一张巨大的铁幕,隔离在所有人的心中。

中国只有不到一百万HIV携带者,但恐艾患者却高达一千多万。

人性的弱点,无端的恐惧,在艾滋笼罩的黑暗下,被放大到了极致。

无尽漆黑的夜晚,需要有人来成为一束光。

年,由于在艾滋病治疗领域的巨大成就,何大一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登上封面。

何大一是一名华裔科学家,他发明的鸡尾酒疗法,可以使得艾滋病人的寿命与常人无异。

如今他成为了中国工程院五名外籍院士之一,至今为中国的艾滋病防治事业辛苦工作着。

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台上,高耀洁成为了获奖人之一。

她是一名医生,在七十岁高龄之际,自费近百万元印刷防艾宣传资料、救助艾滋病患者和艾滋孤儿,被媒体誉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如今她已经90岁了,却依然以孤微之力,为艾滋病防治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除了他们,还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艾滋防治的行动中来。

有的人放弃了瑞士银行副总裁的职位,建立了基金会,救助艾滋病患者和孤儿。

有的人自愿利用闲暇时间,利用自己的专业,为艾滋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有人则组织讲座,走进大学校园,为年轻人讲解防治知识,分发安全套。

还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不分昼夜地研究艾滋病的药物,帮助人类能够真正地战胜艾滋。

当灾难来临,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但总有一些人,站在了人性阴暗面之上,成为了暗夜的灯塔。

年中国政府针对艾滋病人,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

如同莎翁说的一句话: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白昼终会道来。

每个人,都是战胜艾滋的希望。

对于艾滋,我们除了不要歧视和恐惧,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

前面说了,性行为已经成为了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性行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好国际上通用的ABC原则:

与此同时,你还要注意几个综合的预防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无论你有没有感染艾滋病,都有必要做HIV病毒的检测。

而小四的建议是,任何人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你都应该保证自己的健康。特别是婚前和同居前,还有手术之前,请将健康状况告知你的医生。

如今中国对HIV患者的隐私有些过度保护,比如说如果你和未婚夫去婚检,如果TA检测出HIV的话,他和医生都有权力对你隐瞒病情。

所以,坦诚真的是靠自觉,请你对爱人和其他人负责。

艾滋病检测可以去各地的疾控预防中心,医院血检,网上和药店也可以买到HIV的测纸,但一定要注意HIV的窗口期,一般需要在高危行为3到1周之后,才可以检测出来。

最好是去当地的疾控中心,很快出结果,而且免费。

更关键的是,他们隐私性做的很好的,都是一对一服务。

测试纸有较高的出错率,不太推荐使用。

有时小四会想,艾滋病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某些行为的惩罚。

它以死亡为威胁,要求我们成为“道德楷模”。

禁欲与克制,都是一种传统道德,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有些为难。

但我们在追求性权利的同时,也要遵守相应的义务。

要么带好小雨伞,定期检查,持证约炮。要么洁身自好,保持传统,另寻乐趣。

当艾滋病与你无缘的时候,你就为艾滋病防治做了最大的贡献。

如果你患上了艾滋,不用过于害怕,那么请你调整好心态及时治疗,现在鸡尾酒疗法已经相当成熟,你的寿命与普通人完全相同,甚至生儿育女。不要恶意隐瞒疾病,更不能恶意传播艾滋。

科技在进步,我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战胜艾滋,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胜艾滋的希望。

参考资料:

1.《开放时代》……景军

.《血灾之惑:艾滋病中的人性与功利主义》……景军

3.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潘绥铭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4.中国第一例艾滋病起源……刘德纯教授,医院

5.“0号病人”资料……维基百科

6.“柏林病人”……百度百科

7.走出艾滋阴影的村庄……新京报记者安钟汝

8.《0年前,华裔科学家发明“鸡尾酒疗法”轰动医学界,被《时代》称为“打败艾滋病的人”》……世界华人周刊顾景言

9.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潘绥铭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10.《艾滋病,究竟是个什么病?》……局部气候调查组

11.《我国预防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政策变迁及趋势分析》……徐鹏等()

1.部分数据和资料来源:中国红丝带网(







































白颠疯能根除吗
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jgainian.com/yyhm/3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