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政
百度的血友病吧被卖,大家都义愤填膺,趁热写一篇大骂百度的文章,肯定可以带来很多粉丝和赞赏,但我依然要坚持一下自己的风格,先把这个事情的逻辑帮大家捋一捋。再来看百度做错了什么。
1贴吧的基本数据
基于爱站网的估算,(爱站是我分析中文网站最常用的数据分析平台),百度每天搜索流量导入到百度贴吧的大约是万-万次(仅仅是贴吧,知道,百科另算不计);而作为对比,百度搜索导给新浪的访问量大约在-万,带给淘宝则是-万,当然爱站网的估算和真实数据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他们的采样方式下,我个人认为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可信的。
贴吧的日活跃用户和日访问量,远远超过天涯,知乎,豆瓣,人人,乃至他们的总和,在国内所有的社区类网站里,唯一能比贴吧访问量高的,只有腾讯的Qzone,而二者的性质并不一样。业内的人可能会觉得贴吧很low,都是小屁孩,但实际不是,从血友病吧这个事情也可以显示出,贴吧的用户群其实覆盖了非常多的不同主题,不同诉求的人群。
2贴吧的商业性
在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群,如此多细分主题的情况下,贴吧本身就蕴藏着极大的商业利益,而这一点,其实并非由百度左右。
实际上在百度商业化贴吧之前,贴吧里的利益链已经触目惊心。
第一是付费删帖
在最初付费删帖实际上有很多种操作模式:
一种是买通百度的内部人员,这个最容易被理解;
第二种是买通(屏蔽词),利用(屏蔽词)的要求迫使百度删帖;
第三种其实是空手套白狼的方式,骗用户说有内部渠道,但实际上只是不断的投诉,发伪造的律师信或冒充(屏蔽词),迫使百度的贴吧管理员删帖;
第四种是买通版主,通过版主执行删帖,甚至是版主和删帖公司就是一批人,自己发文敲诈,然后自己删帖。
所以最初付费删帖并不完全是受百度内部人员操纵,当然也确实有内部人员被拖下水。如果你现在搜新闻,可以看到因为这个事情百度内部查处了10多个员工,均被移交司法处理。
第二,吧主的商业利益
其实,在很早之前,百度还没有贴吧的商业化的时候,吧主的商业价值早就被很多有心人发现了,贴吧的商业性并不是依赖于百度的商业化,而是其用户规模和主题特性决定的,比如说,随便举几个例子,减肥吧的吧主值多少钱?美容吧的吧主值多少钱?大家随便想象一下,在这样的贴吧里置顶一个软文值多少钱?这里的利益有多大?当这里商业利益被发现的时候,你们想一下,谁会对这样的东西非常敏锐?一定是存在巨大商业回报机会的人,前几年页游火的时候,多少小平台天天跑到贴吧去拉人,靠这个就能做到每月几百万流水(哎呀,又说多了,会不会被人打)。
那么问题来了,你怎么保证是好人当吧主?
贴吧的吧主,最初是基于对该贴吧的贡献度,申请后由百度的工作人员获批的。
首先,有很专业的人。他们先大量积极的参与贴吧的建设,表现极为优秀,然后申请获得吧主后再实现利益输送。这玩意早就成套路了;不仅仅贴吧,知道专家,百科专家里,这种玩法也不少,今天不展开。
其次,就算你真的是个好人,你确信禁得住诱惑?假设一个好人掌握了减肥吧,然后收到一封站内信,50万买他的账号,甚至万,你说有多少人受得了这样的诱惑?
第三,确实存在百度内部人员受不起诱惑,里外勾结,贩卖贴吧吧主给关系人员获利。
第三,商业公司的深度参与
百度贴吧从来就不是一块净土,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互联网公司,都知道要努力经营相关的贴吧,知道,百科,维护相关内容,而且,你还真不能说这都是恶意的。
我举个真实的例子,几年前,很多小朋友玩家反映他们被盗号,账号丢失,说系统有问题,有一天我就去逛百度的吧,意外发现,就有这样的帖子,说可以给某某游戏的玩家送金币,送道具什么的,请留下账号密码,然后触目惊心的是,整页整页的回复着账号密码,这些小盆友简直毫无安全概念!
当时我就做了两个事情,第一,立即给百度的朋友发截屏,请他们尽快删帖(没有付费)。第二,跟公司的运营人员强调,务必尽快获得相关系列吧的管理权,积极发帖参与建设,积极申请,甚至可以考虑购买现有管理员的账号。现在,请评判一下,我的这个做法是否流氓,以及是否伤害贴吧用户的利益呢?
但是,商业公司的深度参与,就存在各种深度的利益关联,比如,如果存在一些真实的负面信息,他们会怎么处理,大家一想就知道。
3百度贴吧的商业化
现在话题回来,百度后来将贴吧商业化,我个人认为,商业化并无原罪,即便你不做商业化,以上的商业性依然存在,而其中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关联的问题依然存在。
商业化,如果操作得当,其实是对净化贴吧有帮助的,因为你作为一个有收入的产品,你的审核运营成本自然可以水涨船高,对付费吧主的资质审核更应该严谨和审慎,也减少了私下内幕交易,暗箱操作的空间。
但百度贴吧的商业化,事实证明,并不干净。
也许你看了前面这么多,以为我要替百度洗地,抱歉,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没有商业化的贴吧并不比现在干净,非商业化的百度贴吧,并不是每个吧主都如血友病吧主描绘的那样积极正面,远远不是。
但百度贴吧的商业化,依然犯了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和百度竞价排名的问题一样,都是,商业利益走到了价值观的前面。
今天,冯大辉转发了俞军老师发的一条信息,明确提出百度目前的问题在于价值观,以及激励体系,这一点,我%的同意。
百度曾经有一句特别好的价值观,叫做“简单,可依赖”,我认为这句话值得每个产品经理牢记,然而今天的百度,已经很难让人觉得“可依赖”,百度虽然还在不断强调自己的价值观,而且也通过内部审计抓捕了不少蛀虫移交法办,但是在商业产品的运营上,价值观显然还是被kpi恶狠狠的压制了。
我其实挺能理解百度销售的,你如果强调价值观,抱歉,你肯定完不成任务,前段时间和老百度人聊天,他们提到最近cpro的问题和kpi指标,作为cpro第一任产品经理,听到这个数据我就知道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如果你希望业务和销售有节操的运营和贩卖这个产品,对不起,你不可能完成kpi。所以最后就只剩下一招,坑一个广告主算一个。
价值观不会让你加薪,不会让你升职,完不成kpi你就要卷铺盖卷滚蛋,在这样的涸泽而渔的情况下,骗子横行就成了必然的现象。
实话实说,对于一个如百度体量的巨大平台,你是不是能做到万无一失不被骗子侵扰?这真的很难,你是不是说你有良知,有责任心就不会出现问题,如上段落大家看到了,利益如此巨大的平台,想要避免各种利益链条的侵扰,其实真的很难,因为确实永远都会存在审核缺漏和判断力不够好的情况,这也是诸如避风港原则要保护的范畴,你不能因为说自己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就要为所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担责。(谷歌上骗子广告也不少,实话实说、)
但这并不是百度目前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依然是在业绩面前,价值观被扭曲,在一切为了kpi的原则下,各种纵容和包庇早已经成为常态,这绝不是疏漏和判断力的问题;百度失去了“可依赖”,这已经成为共识。
俞军老师以前强调过,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产品是“信用”,这里面最典型的案例是支付宝。希望百度的同学能重温一下。
本文来源:caoz的梦呓(caozsay),智谷有删节
延伸阅读百度为什么要“卖”贴吧
文丨阑夕
1
关于百度贴吧的“血友病风波”,一个在义愤填膺的情绪中悄然流失的逻辑在于:这件事情的后果愈是恶劣,也就愈是证明了百度贴吧这款产品在它前十二年的生命周期里是多么出色。
否则,那些贴吧也不会成为深受病友信任并赖以交流的独立社区,从而反衬出“遭到出卖”之后的巨大落差和群情激昂。
拿破仑一世英名,可是一场滑铁卢,就让他和第一帝国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