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札记第一次在西藏义诊,我想为老百

前言

为响应国家援藏的号召,年12月7日凌晨,作为援藏医疗队里的一员,我院陈雷雷医生从广州出发,前往在海拔近三千米的西藏林芝,作为本批队伍中唯一的一名中医人,他会在雪域高原书写出怎样的故事……

/1/6于西藏林芝

年12月29日,根据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部署安排,我们第五批柔性援藏医疗队与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到达米林县鲁霞村、夏拉村、彩门村开展“结对结亲交流交融”和义诊活动。这也是我到达林芝后参加的第一次义诊活动。

丹娘乡的鲁霞村、夏拉村、彩门村是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林芝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刘光明同志的重要帮扶点,这次我们跟随援藏工作队带队领导林芝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刁峰林同志一起前往鲁霞村帮扶点,开展帮扶义诊工作。

12月的林芝已较为寒冷,但当我们到达义诊地点—鲁霞村村委的时候,很多村民就已早早的等在义诊现场了。当地的农牧民对义诊活动的期待和热情,让我更加体会到前期援藏医疗队的坚守与努力,是他们每次义诊的专业与耐心,给当地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们也十分盼望着广东援藏医疗队的到来。

义诊后,我切实的感受到健康宣教、下乡义诊、专病筛查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保健水平的重要性,也对基层医疗资源匮乏,治疗药物短缺的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了缓解这些困境,本次一共14位医疗专家参与现场义诊,包括骨伤科、内科、外科、儿科、眼科、医技科等众多科室,并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常用药品及保健品等。因为高原特殊的气候环境以及农牧民需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骨科前来的义诊的患者以颈肩腰腿痛及膝关节不适为主。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及症状,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以后发现,大部分病人属于慢性劳损性疾病,病程比较久但是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干预。一方面是由于当地居民普遍缺乏医疗常识,并且部分居民居住地点离就医点较远,生病就医时怕麻烦、怕花钱,小病不想看,大病看不起;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地的医疗水平比较落后,患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也得不到精准的治疗手段干预。我灵机一动,医院院内制剂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吗?

△三院的网红制剂“温通膏”,点击图片即可查看介绍。

我所工作的广州中医院是一所以中医骨伤科为龙头,具有鲜明的中医医院。广中医三院拥有一批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凝聚着历代医家心血,方便实惠、疗效显著、闻名遐迩的院内制剂。这批院内制剂以温通膏为代表,其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效果驰名海内外,主要针对慢性劳损所致的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骨折创伤肿胀疼痛,膝关节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网友打call的广中医三院独门“神药”来了!

因此,医院领导积极沟通,希望可以将三院“特色”带入林芝,让藏区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在此非常感谢院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免费提供温通膏、筋骨疗伤膏、跌打祛风膏、健步消肿止痛油、舒筋外洗颗粒等院内制剂用于后续义诊,让我再次感受到援藏工作不是一人的孤军奋斗,而是在一群人的鼎力支持下砥砺前行。

广东第九批医疗援藏工作在其“期中答卷”中提出,医疗援藏的工作重点从缺什么援什么的强身健体向纵深推进医疗改革的基因改造转变,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hm/6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