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新闻—、—一次摔倒、一次弯腰、一次磕碰……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对于血友病患者来说却都是潜在的威胁,或肌肉、内脏严重出血,或关节不可逆损伤。
血友病患者,又称“玻璃人”。由于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每一个看似轻微的动作或细小的伤口,都会将他们置于致残甚至致死的风险之中。
向阳而生逆风追梦
记十堰市“新时代好少年”陶鑫蕾
潘口中学九(1)班学生陶鑫蕾,出身贫寒,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幼年丧父。她就像一棵柔弱的小草,饱受病痛折磨,却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年7月,陶鑫蕾入选年十堰市“新时代好少年”。 “要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那样充满坚强的意志,哪怕命运用疾病折磨我,我也要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未来……”7月9日,记者在陶鑫蕾的考试作文中看到这样的语句,这也是陶鑫蕾日常的真实写照。↑陶鑫蕾(右一)与同学在一起
陶鑫蕾生于秦古镇白果树村,其父陶俊波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4岁时,陶鑫蕾确诊了先天性血友病,得常年吃特制药物缓解身体疼痛,她从小就明白要配合医生打针吃药,因为只有身体好了才能上学。生病后,父母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可不幸的是,在她7岁那年,父亲陶俊波因病离世。 面对家中的种种变故,陶鑫蕾变得更加懂事,她总是小心翼翼的走路,规规矩矩的上学,按照医生说的按时服药,听妈妈和继父的话,希望自己能好起来。 可由于病情原因,她时常出现高烧不止、牙龈出血等症状,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默默承受着一切,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担心。在学校里,她总是阳光开朗,勤奋学习,主动参加班级活动。每次住院返校,她总能将落下的课程补上,没有人知道她是忍着多大的痛苦坚持下来的。↑陶鑫蕾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像一颗小太阳,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陶鑫蕾身边人的真实感受。她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爱自己的班级,爱身边的每一位同学,看到地上有垃圾、讲台有粉笔灰,她会主动清扫,有同学请假做不了值日,她都会帮忙做。她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学习标兵”。↑陶鑫蕾多次获奖 在老师们眼中,陶鑫蕾是个品学兼优、自立自强的女孩。由于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她对任何事情都能坦然接受,无形之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力量。 在同学眼中,陶鑫蕾是个“小大人”。虽身患病痛,但她并未自暴自弃,而是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勤奋学习,乐于助人,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在妈妈眼中,陶鑫蕾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尽量不让妈妈操心。陶鑫蕾妈妈陈灵枝说,在疫情期间,陶鑫蕾发病住院,嘴角渗血,一连几天眼睛都睁不开,一向坚强的她,第一次在妈妈和医生面前落泪。随着病情稍稍好转,医院打点滴,一边坚持用手机上网课。上学期间,每次回家完成作业后,她就主动到厨房洗碗、择菜,有时间还会带弟弟妹妹玩。
↑陶鑫蕾每天吃药,缓解病痛。
陶鑫蕾说:“虽然自己身体有病,但心灵是健康的。在课堂上,我有时候会感觉身体不舒服,看着同学们激情很高,我就咬牙坚持,尽力跟着大家一起学习。” 中考在即,陶鑫蕾想考一所好的高中,以后努力考一个好的大学,她想当一名医生,去帮助像她一样身体上有疾病的人,为他们减轻痛苦。编辑:王泽昆 静 静
作者:向继华 梁 锦 向继明
来源:竹山县融媒体中心快转告亲友并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