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居民出游意愿增强,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多家文旅企业近日晒出的半年报印证了这一点:年上半年,30多家企业营收呈现正增长,20多家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展望全年业绩,虽然暑期新一轮疫情对市场影响尚未散去,但各家上市企业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积极寻求转型,布局核心业务,为行业全面复苏时刻准备着。
看基本面
超半数企业扭亏为盈靠的是什么
本端记者鲁娜
综合40余家A股、港股及美股文旅企业已披露的中报业绩看,在行业环境相对平稳的上半年,在线旅游企业逐渐摆脱了疫情阴霾,拥有景区业务的企业复苏能力增强,而以传统旅游服务为主的企业依然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尽管国内疫情的局部反复仍然会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产生影响,但行业主体也在积极谋变,这里面或许隐藏着新的增长密码。
30多家正增长20多家扭亏为盈
今年上半年,国内文旅上市企业成绩如何?中博文旅研究院数据显示,年上半年上市旅游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恢复情况良好,超过六成企业扭亏为盈。但同时,西域旅游、大东海A、米奥会展、大连圣亚、腾邦国际5家企业因业绩不佳被披星戴帽(因亏损而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从年上半年文旅企业的财报来看,已有33家文旅集团呈现营收正增长,仅有4家文旅集团营收下滑,净利润为正的已有22家,净利润为负的有18家,亏损收窄的有12家,整体恢复良好,扭亏为盈态势明显。”迈点研究院资深分析师高满霞说。
与年中报业绩几乎全面沦陷相比,今年的中报业绩透露出更多积极信号。根据目前已公布业绩的A股、港股、美股近50家文旅企业年上半年经营数据,中国中免、华侨城A和美团(仅到店、酒旅业务)营业收入较为靠前,均超过百亿元。从净利润看,以中国中免、华侨城A和同程艺龙为代表的企业喜迎复苏。
今年暑期前,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复苏强劲有力,这也是年中报能够呈现较好业绩的基本面。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18.7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8%,恢复到年同期六成;国内旅游收入达1.6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
高满霞认为,年,国内进一步巩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成果,伴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虽然存在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国内疫情整体呈现有效控制态势。旅游市场企稳复苏,逐渐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体,旅游消费信心稳步回升,产业发展稳定性持续加强。除了宏观环境的利好因素外,旅游企业持续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采取有效的产品服务创新、业务体系重构、管理运营整合,对利润增加均实现了正向提升效应。
景区板块:创新、整合促回升
年上半年,景区类上市企业业绩逐步回升。除西安旅游、张家界、桂林旅游、曲江文旅、长白山等亏损外,天目湖、黄山旅游、丽江股份、九华旅游、金马游乐、三特索道、云南旅游、峨眉山A等景区类上市企业均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云南旅游不仅实现盈利,也是唯一实现同比上升的景区类企业。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51.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高达.38%。云南旅游在公告中称,其积极利用协同效应,在文旅综合体运营板块、旅游综合服务板块、旅游文化科技板块分别实现营收.82万元、2.17亿元、3.71亿元。不过,由于国内局部疫情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云南旅游传统旅游业务的复苏步伐。
国内疫情出现局部反复,跨省团队游面临不确定性,而短途游、周边游迎来机遇。天目湖抓住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以周边农庄、景区、酒店等抱团形成合力,提升游客停留时间,从单一景区变为度假目的地,一站式休闲度假模式优势显现。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超过年同期水平。不过,与年上半年相比,该公司净利润减少约0万元。华西证券研报指出,天目湖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经营单点突破并整体协同,切入产品、渠道和营销新玩法。
在亏损梯队方面,景区类上市企业的亏损原因大多集中在对门票收入、客流量依赖性较强,因此更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较难突破原有的营收结构。不过,虽然没有扭亏为盈,但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如张家界虽受本轮疫情影响较大,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天门山景区和张家界大峡谷景区等已逐步恢复开放,并通过门票半价优惠政策,航班、旅游专列、旅行社奖补措施,网红直播旅游节等旅游营销活动,有序促进旅游复苏。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推进,各地疫情防控趋稳,加之人们对出游的意愿明显增强,景区经济得到一定复苏。不过,局部疫情的时有发生依旧是景区类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传统旅企:冰火两重天
上市文旅企业队伍中,复星旅文、众信旅游、凯撒旅业、岭南控股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复星旅文受到疫情冲击较为严重,财报显示,上半年复星旅文净亏损达20.05亿元,主要板块地中海俱乐部整体营收同比下降约64.2%。
上半年国内游虽已在逐渐恢复中,但国内局部疫情的反弹依旧影响人们出游,旅行社整体业务并不乐观,复苏之路依旧任重道远。其中,以出境游为主营业务的上市文旅企业正准备通过合并来抱团取暖。
6月28日,众信旅游与凯撒旅业双双披露交易预案,凯撒旅业将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众信旅游,共同解决发展问题、资金问题。截至半年报披露时,合并所涉及的尽调、估值等相关工作尚未完成。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众信旅游实现营业收入约2.93亿元,同比减少75.96%,归母净利润亏损1.2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76亿元。凯撒旅业实现营业收入约5.75亿元,同比减少35.33%,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69亿元。
中青旅在上半年则实现扭亏为盈。半年报披露,中青旅上半年净利润为.4万元。上半年小长假较为集中,国内旅游如火如荼,给中青旅的景区业务打了一剂强心针。其中,乌镇景区的营业收入在清明节假期恢复至年同期数据的七成,“五一”假期和端午节假期的营业收入基本与年同期持平;古北水镇景区的营业收入在清明节假期和“五一”假期恢复至年同期数据的九成,端午节假期的营业收入基本与年持平。
在免税市场,中国中免交出了极为亮眼的成绩单。公告显示,中国中免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83.98%;归母净利润为53.59亿元,同比增长.92%。海南离岛免税新政的实施,正在持续利好中国中免的业绩增长。
在线旅游板块:受益线上化
年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3个小长假带动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在此背景下,OTA(在线旅游)平台开始扭亏为盈,深耕大众旅游市场的同程艺龙把握了市场复苏的机遇,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财报整体业绩增长亮眼,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70.1%,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同程艺龙的各项核心业务表现超越了疫情前水平:国内住宿预订间夜量增长超65%,国内机票销量增长近30%,汽车票销量增长超过%。
同程艺龙的强势回血,不仅因为国内旅游的复苏,还有疫情加快了旅游市场线上化的脚步。如今很多景点都取消线下购票,在线旅游平台成为景区预定门票的主要窗口。后疫情时代,短途、高频成为人们出游的新方式。随着用户对短途、周边游以及乡村游的需求提升,下沉市场的需求也在被释放。小镇青年、农村居民正在成为出游的新生力量,消费下沉现象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