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是血友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之一,专家介绍,血友病出血症状都在患者1岁左右出现,或者是在患者出生数周内就开始,并且会逐渐伴随患者的终身。
但即便是‘资深’病人也不见得能说全血友病所有的出血部位,了解疾病才能做好防治措施,下面给大家详解下血友病的具体出血部位都有哪些。
关节出血
发生率为70%~80%,多见于中、重型血友病患者。最多见于膝、踝关节,其次为肘、髋、肩、腕、手足小关节及脊柱。出血至关节腔内,可引起滑膜损害及运动障碍。
粘膜及内脏出血
(1)口腔出血:鼻衄、牙龈出血、舌尖破碎出血等,最为普遍。
(2)胃肠道出血:较为少见。有呕血、便血或黑便。腹腔出血伴腹痛酷似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或溃疡病穿孔等出血性腹膜炎症状。
(3)泌尿系统出血: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出血引起血尿,可突然发作或缓慢进行。
(4)肺及胸膜出血:主要发生于肺、支气管及胸膜。有咳血、咯血、血胸、纵隔血肿,但较少见。
(5)颅内出血:较少见,约占6%。年幼者较多,可自发或头部外伤后发生。出血部位可在脑实质、硬脑膜上下、蜘蛛膜下、脊髓内。预后较差。
皮下及肌肉出血
发生率约占90%左右,多可波及全身,形成大小不等血肿,有疼痛、热感。腓肠肌、大腿肌、臀肌、前臂肌、腰大肌为好发部位。
脐带出血较少见。
出血是百害无一利,病人及家属能做的就是平时多注意以尽量减少出血情况的发生。
坚持每天做适当的运动。血友病人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但是不运动也是对血友病人有极大的危害,因此把这条放在第一位。科学也表明,运动锻炼可以增加体内凝血因子的含量,最适合血友病人的运动就是游泳了。此外其他小强度运动也可参加,如自行车、走路等。
一位血友病甲病人的亲身感言:常运动那些年,肌肉增强了,能保护关节,身体很好,出血次数不频繁。这两年出门少了,运动也没有了,出血次数都增多了!
提醒:血友病人小量出血后可暂时通过局部冰敷、按压配合凝血酶或止血粉的敷贴来抑制出血量,但如出血量大,无法马上止血的,医院救治,否则会延误病情的第一时间救治的效果。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信息或需要得到帮助,可编辑在此留言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与在线专家一对一沟通,内容对外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