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BV)是一种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导致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的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阴瘙痒灼热的综合征。可分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病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本病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脓球,找到致病菌。
本病常可合并其它阴道性传播疾病,故其临床表现可受到合并症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当合并淋球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表现为明显脓性状,并可出现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合并滴虫感染时,可出现泡沫状阴道分泌物,且瘙痒加剧,呈奇痒;合并念珠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呈现为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细菌性阴道炎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积极治疗可以消除易感因素。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效果很好。勤换内裤,并用温水进行洗涤,切不可与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人为3.7~4.5,因此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除了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外,治病期间使用娇妍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对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紊乱有作用。外出如厕时要用女性卫生湿巾拭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二、西医治疗1、内服药疗法(1)灭滴灵(2)甲帕霉素(克霉灵)(3)甲砜霉素(喜霉素)。2、局部疗法:尚可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娇妍凝胶消毒剂。3、合并症治疗。4、性伴侣治疗:有主张男性性伴侣同时有一疗程药物,也有报道此治疗并不能阻止女性患者再复发。
细菌性阴道炎中医治疗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阴中潮红、灼热、肿痛,尿赤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利湿止带:猪苓、茯苓、赤芍、丹皮,泽泻、黄柏、栀子、白果、车前子(包),生甘草。:龙胆泻肝丸。2、湿浊下注: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有腥味,阴中下坠肿胀,腹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健脾利湿止带。: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生苡仁,陈皮、欠实。:白带丸。3、肝郁脾虚:带下量多,色黄白,质稠,或腥臭,阴中灼热坠胀,心烦口苦,体倦乏力,纳差便溏,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疏肝清热,健脾利湿。:丹皮、白芍、白术、茯苓、生苡仁,柴胡、栀子、泽泻、黑芥穗、车前子(包),生甘草。:加味道遥丸。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