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D

用生长素处理番茄(2N)花蕾,直接由体细胞发育成果实,A错误;八倍体小黑麦由普通小麦(6N)和黑麦(2N)杂交,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B错误;诱变育种提高了变异频率,有害变异比有害利异多,C错误;D正确。

2.D

杂交可以获得双亲的优良性状,即杂种优势,故本题选D。纯种是靠自交,不是靠杂交;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因此不涉及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3.B

已知某DNA分子由个脱氧核苷酸对,即个碱基,以其中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中,A+U=80个,则该DNA中,A+T=80×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80个,则C=G=个。将该DNA用15N标记后,转移到含14N的环境中复制了X次,得到2X个DNA分子,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分子数为2个,不含15N的DNA分子数为2X—2,则2:(2X—2)=1:15,X=5次。复制5次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Y=(25—1)×=个。故选B

4.C

解:A、研究多指症的遗传方式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不能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B、研究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应选择有该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不能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B错误;C、研究血友病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正确;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往往不用多基因遗传病来研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D错误.故选:C.本题是通过调查研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题目,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

5.C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mRNA,A正确;B、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U,B正确;C、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6.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至少含有60×3=个碱基,C错误;D、图示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D正确.故选:C.分析题图:图示是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其中①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②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肽链,是翻译的产物.

6.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教材中有三个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入细菌实验,故C正确。

7.B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中A=T═0,C=G=,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有2个,C、G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有3个,因此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0×2+×3=1.3×(个),A不符合题意;B、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3-1)=2.1×(个),B符合题意;C、由题意知被32P标记的DNA单链有2条,含有31P的单链是2×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C不符合题意;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有2个,只含31P的分子数是6个,二者之比是1∶3,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C项,复制三次产生8个DNA分子,多出7个DNA分子。据题意可知,一条DNA分子含个G,则需要的C为个,复制出7个DNA分子共需要×7个C。

8.B

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因此有的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A正确;B、tRNA、rRNA和mRNA都是基因转录的产物,为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B错误;C、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C正确;D、细胞中有多种tRNA(共61种),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B.(1)、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包括rRNA、tRNA、mRNA,如图所示:

(2)、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①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②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③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④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9.C

解:A、四倍体草莓的培育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方法,A正确;B、青霉素高产菌株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的,B正确;C、“黑农五号”大豆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培育的,C错误;D、中国荷斯坦奶牛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的,D正确.故选:C.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1)杂交→自交→选优(2)杂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优点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可集中于同一个体上

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产量与营养成分

缺点

时间长,需要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物中难以实现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抗病植株的育成

10.C

DNA分子每条链的其中一端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A:T:G:C=2:1:4:3,所以DNA分子中A:T:G:C=3:3:7:7,其中腺嘌呤有×3÷20=30个;碱基排列方式共有种,故选C

11.C

解: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后进行翻译过程,B正确;C、DNA复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DNA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C错误;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所需的原料依次是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和20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C.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T﹣AC﹣GG﹣C

A﹣UT﹣AC﹣GG﹣C

A﹣UU﹣AC﹣G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12.A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所以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磷酸基团.故选: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一对脱氧核苷酸,①②③④分别为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和氢键.

13.B

解:A、连接在一个mRNA上的多个核糖体能合成多个相同的蛋白质,A错误;B、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B正确;C、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但不能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差错,密码子的简并性可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差错,C错误;D、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样可以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而不是提高核糖体的利用率,D错误.故选:B.1)翻译过程中,一个信使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能同时合成多个相同的蛋白质,因此可提高形成蛋白质的速度.2)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这样可以减少形成蛋白质时发生的差错.

14.C

解;A、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显性基因,也可能是隐性基因,B错误;C、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如果是伴X隐性基因,则父亲一定患病,因此该病的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分析该遗传系谱图可知,该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错误.故选:C.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的位置的判断方法的考查,回忆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的位置的判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15.C

解:A、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A正确;B、只有加入DNA的培养基中出现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B正确;C、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对照作用,需要设置,C错误;D、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细菌细胞中,D正确.故选:C.艾弗里的实验过程:①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S型+R型菌落;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③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④S型细菌的DNA+DNA酶+R型活细菌→R型菌落

16.C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该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合成子代噬菌体,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中也含有32P。若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上清液中会出现少量放射性;若培养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会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上清液中也会出现少量放射性;故A错误。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作用时的最佳实验材料是幼龄的狗,故B错误。用实验动物小鼠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的功能时,实验组注射一定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故D错误。故选C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7.A

DNA模板链与转录形成的mRNA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所以mRNA中(A+U)的比例与其模板链中(A+T)的比例相同,在DNA双链中,A=T、G=C,所以DNA单链中(A+T)的比例与双链中(A+T)的比例相同,所以该模板DNA双链中(A+T)占36%,(G+C)占64%,由于G=C,所以DNA双链中G占32%。

18.C

解: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②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选:C.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萨顿通过类比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19.C

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帮助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有重要意义;由于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24条染色体的全部DNA序列;人类将有可能根据个人遗传信息的构成特点,进行更加个人化的治疗方法。

20.D

解:A、图示结构中含有碱基T,应为脱氧核苷酸长链,A正确;B、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2为脱氧核糖,B正确;C、图示为脱氧核苷酸长链,因此4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正确;D、5为脱氧核苷酸长链的片段,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错误.故选:D.分析题图:图示为某核苷酸长链的示意图,该核苷酸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为含氮碱基(胞嘧啶),4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5为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的片段.

二、填空题

21.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RNA);四;A、C、G、U

解:图中五碳糖是核糖,含氮碱基为腺嘌呤,因此该核苷酸的名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核糖核酸(RNA)的基本单位之一;构成RNA的碱基有4种,包括A、C、G、U.分析题图:图示为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式,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碱基又分为A、C、G、U.

22.C;碱基互补配对

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答案为:C碱基互补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RNA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3.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孟德尔;一对等基因;显性和隐性;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常染色体隐性

(1)人类遗传病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其发病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家族聚焦现象,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例.(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不考虑细胞的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还有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之分,例如苯丙酮尿症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使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在体内堆积而致病,可出现患儿智力低下或成为白痴.苯丙酮尿症是先天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人类的遗传病分为三种: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一、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又分为三种:1.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有显性基因,一经传给下代就能发病,即有发病的亲代,必然有发病的子代,而且世代相传,如多指,并指等.2.隐性遗传:如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之所以称隐性遗传病,是因为患儿的双亲外表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3.伴性遗传发病与性别有关,又有显隐性之分.隐性:如血友病(XhXh、XhY)、红绿色盲(XbXb、XbY)是一种交叉遗传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男性的发病率要比女性高得多.显性:抗维生素佝D偻病、先天性聋哑等,(XAXA、XAXa、XAY)儿子发病是来自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女儿发病是由父亲而来,但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得多.所以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一般有必要鉴定胎儿性别.二、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种基因变化影响引起,此外多基因遗传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具有家族聚焦现象,如哮喘病、精神分裂症等.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或排列位置异常等产生;最常见的如先天愚型,和21三体综合征.

24.ACDFH;间

(1)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有A紫外线(物理因素)、C肝炎病毒(生物因素)、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化学因素)、F尼古丁(化学因素)、H核辐射(物理因素).(2)DNA分子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故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从而阻止参与DNA分子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本题主要考查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1、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3、生物因素,如肝炎病毒等.

三、综合题

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

27.(1)对照;UUU(2)翻译;模板(3)核糖体;tRNA(4)四种脱氧核苷酸;DNA

解:(1)由题干中的信息“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合成了多肽链”“试管中加入的人工合成的RNA碱基序列为…UUUUUUUUU….”可以推测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相对于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其它试管起对照作用.(2)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翻译,向试管中加入的RNA起模板作用.(3)若翻译过程在细胞中完成,则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别mRNA的碱基序列并运载氨基酸的结构是tRNA.(4)如果利用体外合成技术实现DNA的复制,需要将每支试管中的氨基酸替换为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复制的原料),要将RNA替换为DNA(作为复制的模板).故答案为:(1)对照;UUU;翻译;模板(2)核糖体;tRNA(3)脱氧核苷酸;DNA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该过程需要以mRNA为模板,需要tRNA转运氨基酸,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需要酶和能量,产生是核糖体.据此答题

、伴X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伴X性佝偻病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X无关.

spanstyle="line-height:%;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mso-fareast-language:ZH-CN;mso-bidi-font-size:11.0pt;"ar-sa;"=""new=""times=""

越减越肥的刘姣

赞赏

长按







































中秋预防白癜风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mj/2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