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现状是血友病标准治疗率低,长期预后差而导致血友病儿童中超过90%已出现关节病变。这表明社会对血友病规范治疗知识的了解,包括患者本人在内都比较缺乏。专家认为,规范治疗、足量给药对控制、延缓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患者血液中缺少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Ⅷ(甲型血友病或典型血友病)或凝血因子Ⅸ(乙型血友病或克雷司马斯病)或凝血因子Ⅺ(丙型血友病)。数据显示,有85%的患者是缺少凝血因子Ⅷ的甲型血友病患者。
出血是最让血友病患者头疼且危险的症状!当血友病患者出血时,他们的出血量并不大于或者快于正常人,只是出血时间较长。
反复出血以及由出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是血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大约1/4的患儿在出生后数周即开始发生出血,随着患儿逐渐长大、活动增多、容易碰撞,这种现象会更加频繁。部分患者也可能延迟至5岁至6岁,甚至成年后才发病。一般来说,发病越晚,病情越轻。
“足量方案”治疗效果最佳
预防治疗以维持正常关节和肌肉功能为目标,是血友病规范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治疗并不能使已有的关节病变逆转,但可以降低出血频率,延缓关节病变的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国际上常用的预防治疗方案有3种,均有统计数据支持。
一是“足量方案”,甲型血友病患者补充人凝血因子Ⅷ每次25-40U(剂量)/kg(体重),每周3次。多数人会获得接近正常人骨骼肌肉功能和社会健康生活,但治疗费用最高。
二是“中量方案”,甲型血友病患者补充人凝血因子Ⅷ每次15-30U/kg,每周3次。虽然无法获得零出血和阻止长期关节损害的发生,但具有更高的效价比。
三是“低剂量方案”,甲型血友病患者补充人凝血因子Ⅷ每次5-10U/kg,每周2次至3次。这个方案只有短期临床研究数据,是资源明显受限国家的一种有效的过渡性选择,但只能减少出血发生,不能完全阻止关节病变的发展。
对此,医学教授推荐对甲型血友病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的预防治疗方案,即补充人凝血因子Ⅷ25-40U/kg,也就是“足量方案”,每周3次。
标准剂量的预防治疗是以维持正常关节和肌肉功能、让血友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为目标,降低出血频率,延缓关节病变的进展,避免关节的不可逆损伤,从而让患者免于致残。
温馨提示: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没有讲清楚,或者有其他问题,即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