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已让女性元气大伤,好好呵护才是王道!
作者
胡蓉海军医院
来源丨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阴道分娩一直是产科医生推举的,因为它符合自然规律,对胎儿和孕产妇的好处不胜枚举。但是对一些伴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阴道分娩又会增加危险,此时就要进行剖宫产了。
剖宫产指征
(1)胎儿过大或骨盆狭窄,产妇骨盆无法容纳胎头。
(2)胎儿出现宫内缺氧,或分娩过程中缺氧,短时间不能顺利分娩。
(3)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尤其是胎足先入盆、持续性枕后位等。
(4)产程停滞,胎儿从阴道娩出困难。
(5)有软产道的异常,如梗阻、瘢痕、子宫体部修补缝合及矫形等。
(6)严重的妊娠合并症,如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无法承受自然分娩。
(7)高龄初产。
(8)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
(9)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的技术非常成熟,安全性也很高。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同样不少,例如子宫切口憩室,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出现感染,脂肪液化,裂开等,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影响身心健康。腹部切口看着短,一旦发生愈合不良,处理不及时,会发生严重后果危及生命。
大家还记得上周推送的一篇文章:剖宫产伤口烂成这样,她竟然活下来了!(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
俗话说“有因才有果”,腹部切口长不好,医患双方都有责任,就其原因主要有几下几点:
患者自身因素
1.肥胖每次看到腹部脂肪肥厚的患者,第一时间脑袋里会出现的念头就是:太胖了,万一剖宫产,伤口要流油了。的确,据文献报道,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率达13.5%。皮下脂肪过厚一方面影响手术中的缝合,另一方面脂肪组织本身血供较少,更容易出现感染和液化。
2.身体状况孕妇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糖尿病,生产前有阴道炎未治愈都会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
3.胎膜早破部分患者本身胎膜早破就是由感染引起的,所以术后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破膜后,阴道和宫颈处的细菌会进入宫腔,污染切口。
医源性因素
1.产程过长阴道试产时间长,阴道检查或肛门检查次数增加,使阴道及宫颈处的细菌进入宫腔的几率增加,致病菌大量繁殖,导致切口感染。
2.手术时间过长手术者技术不够熟练,手术时间延长,遭受空气污染的概率增加,据文献报道,手术时间延长1小时,感染率可增加1倍。
3.缝合不当缝合过紧过密,影响组织血供,过松会形成死腔,都影响切口愈合。
4.其他术前皮肤消毒不严格,手术中羊水或胎脂等异物接触腹壁,没有彻底清洗。
知道了引起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如何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出现的概率?
孕期宣教很重要1.指导患者在孕期均衡饮食,合理控制体重,降低过度肥胖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2.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贫血患者要补充铁剂,严重贫血者可根据情况输注红细胞悬液。已经并发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
3.孕期发现阴道炎积极治疗,注意外阴卫生,避免生殖道感染出现胎膜早破。
手术处理也很重要1.正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几率。Constantine等发现术前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切口感染。对产程长、胎膜早破、术前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可适当延长抗生素用药时间。
2.产程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阴道、肛门检查以及长时间的试产,对于阴道分娩困难的孕妇应及时行剖宫产术,避免产程延长。
3.对于胎膜早破者,保持外阴清洁,用0.05%碘伏擦洗外阴,2次/天,对破膜时间>12小时者,及时给予抗生素。
4.提高手术技巧,缝合切口时注意对和好,避免过紧过密,避免形成死腔,注意保护好组织,尽量减少损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另外对于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切口应该要上下垂直,将已脱落坏死脂肪组织冲洗掉,对可能污染的切口可以用甲硝唑冲洗后缝合。
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切口该怎么办?
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红肿热痛,术后体温升高至38度以上,切口处可扪及硬结,有触痛,挤压后有油脂流出,或皮肤表面有波动感。
对于早期感染,如果在手术后第二天就发现有红肿现象,可以每日采用95%酒精或银离子敷料湿敷,2-3次。换药时轻轻挤压切口红肿处,将已经出现液化的脂肪挤出,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发现术后发热超过72小时,查找原因后提示为切口感染,应及时进行切口分泌物培养。体温>39℃或血常规提示WBC>20×10^9/L时,行血培养及药敏实验,及时更换合适抗生素抗感染,可选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发现脓性分泌物或已经形成脓肿时,要及早拆除缝线,扩创引流,每日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或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清除切口周围的腐烂组织和缝线,填塞碘伏或呋喃西林纱条。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二次缝合。
在给患者换药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换药前后要洗手,处理切口时及时更换器械与手套,最好是在经过彻底消毒的换药室进行。这可能是年轻医生恰恰容易忽视的地方。
导致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并非单一因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除了医生的努力,对于患者来说,切口的愈合与自己也有关系,出院回家后每天要开窗通风换气,注意身体的清洁卫生,万万不可迷信坐月子时的陋习,给细菌的滋生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ChelmowD,RodriguezEJ,SabatiniMM.Sutureclosureofsubcutanousfatandwounddisruptionaftercesareandelivery:ametaanalysis[J].ObstetGynecol,,(5):-.
3.CostantineMM.RahmanM,GhulmiyahL,etal.Timingofperioperativeantibioticsforcesareandelivery:ametaanalysis[J].AmJObstetGynecol,,(3):.el-6.
4.王俐萍,黄云英.剖宫产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5(2):-.
5.陈晓峡等.剖宫产术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6(4):-.
6.莫世盼.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66例患者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13(1):-.
7.胡丽华等.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分析和持续改进建议[J].当代医学,,23(25):doi:10./j.issn.-..2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