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方剂和方法

北京中西皮炎医院 http://m.39.net/news/a_9382253.html

前言:今天是糖尿病的第二期,主要介绍各种类型的糖尿病以及并发症中医临床的比较好用的方剂和方法,建议朋友们收藏和转发。

一.糖尿病中医临床分型

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至今尚缺乏统一的准,传统上将其分为上消(口渴引饮)、中消(善食、易饥)、下消(饮一溲一)三种进行辨论治,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临床无明显“三消”症状,而仅以血、尿糖高为主要表现,并多在体检中发现,故目前多采用脏腑阴阳气血来进行辨证论治,一般可分以下几型:

1.燥热伤肺型证见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多食易饥,小便量,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肺润燥,生津止渴。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物生石膏、天花粉、鲜芦根、麦冬、知母、生地、太子参、北沙参、五味子、黄连之类。

2.胃燥津伤型证见消谷善饥,嘈杂,烦热,汗多,口干欲饮,形体消瘦,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有力。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方用玉煎加减。常用药物生地、焦山栀、天花粉、生石膏、鲜芦根、玄参、麦冬、石斛、知母、生大黄、黄芩之类。

3.肾阴亏虚型证见尿频量多,混如脂膏,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口干唇燥,失眠心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宜滋肾养阴。方用知柏地丸加减。常用药物生地、熟地、茯苓、山萸肉、丹皮、知母、黄柏、菟丝子、益智仁、桑螵蛸、山药、枸杞子、五味子之类。4.阴阳两虚型证见尿频,饮一溲一,色混如膏,面色黧黑,耳轮枯焦,腰膝酸软,消瘦显者,阳痿或月经不调,畏寒面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阳,滋肾,固摄。方用八味地黄丸合右归丸加减。常用药物熟地、茯苓、山萸肉、丹皮菟丝子、怀牛膝、枸杞子、鹿角胶、麦冬、山药、五味子、附子、肉桂之类。

二.不同类型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验方选介

一.内服方剂

1.降糖汤(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黄芪30克,人参10克,地黄50克,玄参30克,天花粉30克,麦冬30克,石膏60克,知母30克,黄连10克,山药50克,苍10克,葛根20克,山茱萸20克,五味子10克,猪胰1具。每日1剂,水煎2次,早、午、晚饭前1~2小时服。

益气养阴,清热润燥,生津止渴,健脾补肾。

外感选加桑叶、牛蒡子、苍耳子;肺热选加皮、黄芩;肺阴虚加沙参;肝胆湿热加茵陈;口渴石膏加大用量;易饥加熟地黄、玉竹;多选加五倍子、桑螵蛸;便溏加白术、薏苡仁;便秘加大黄;眼花加谷精草、青葙子;牙痛加牛膝;水肿加茯苓、冬瓜皮、玉米须;瘙痒加苦参、地肤子;四肢麻木加桑枝、鸡血藤;疖肿加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阴阳俱虚加附子、肉桂;瘀血选加当归、赤芍、川芎、三七、血竭、鬼羽;血脂高加山楂、决明子;血压高加枯草、石决明、龙胆草。共治疗60例,结果显效39例,占65%;有效15例,占25%;无效6例,占10有效率为90%。

2.化浊降糖汤(适用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

薏苡仁、丹参各30克,桔梗、前胡、黄芪各5克,苍术、陈皮苓、车前子、芎、天花粉各20克。水煎两次,共毫升,早晚分服。

芳香化浊,健脾燥湿。

尿中有蛋白加服知柏地黄丸;尿有酮体加连12克,黄芩15克,大黄9克;视物不清加枸杞子、菊花各15克;四肢麻木加木瓜、血藤各20克;血糖不降苍术用量加倍。

共治疗例,显效60例,有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2%。

3.二叶降糖汤(适用于2型糖尿病)

桑叶30克,枇杷叶30克,沙参20克,黄连5克,山茱萸15克,黄精15克。水煎服,日1剂。

清肺养阴,泻胃热,补肾虚。

气虚,加人参10克,黄芪30克;血虚,加阿胶(烊化)10克,当归15克,熟地黄15克;血瘀,加桃仁10克,红花12克,川芎10,水蛭5克;肾阴虚,加女贞子15克,墨早莲15克,枸杞子15克;肾阳虚,加淫羊藿30克巴戟天10克,肉桂5克,制附子9克;热盛,加石膏30克,知母20克。

共治疗例,结果显效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

4.加味玉液汤(适用于2型早期糖尿病)

生山药60克,生黄芪25克,生鸡内、葛根、五味子、天花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

益气滋阴,固肾消渴。

肺热津伤者佐以人参、麦冬,以增强生津止渴之效;胃热炽盛佐以黄连、栀子清热泻火;肾阴虚者佐以人参、山萸肉,以固肾精;阴阳两虚者少佐桂附,以少火生气;伴有血瘀者佐以丹参、红花活血化瘀以利行气。

共治疗例,治愈例(占90%,好转20例(占10%)。总有效率%。例患者治愈后经追踪随访1年均无复发。

5.益气活血汤加虫类药(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黄芪50克,太子参、鸡血藤、当归、木、地龙各15克,桃仁、红花、川芎、全10克,水蛭5克。每天1剂,水煎取汁约毫升,分早晚2次服,共服药30天。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

共治疗35例,结果显效14例,占4%;有效18例,占51.34%;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91.43%。

6.糖尿逆转方(可逆转早期2型糖尿病)

太子参、怀山药、怀牛膝、炒杜仲、槲寄生女贞子、牛蒡子、番石榴各15克,炒白术、菟丝子、枸杞子各12克,甘草3克,佩兰、葛根各20克,茯苓、鸡内金、山萸肉、丹皮各10克。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补脾益肾。可逆转早期2型糖尿病。

口渴较显者,加石斛、桑椹子各15克,精10克;相火旺者,加用知母、黄柏砂仁各10克;舌尖红者,加黄连2克,竹叶10克;火旺者,加桑白皮、地骨皮各15克;舌边宗斑者,加桃仁、红花各6克,丹参15克;体胖者,陈皮15克,半夏10克,决明子20克

共治疗76例,结果经上述治疗(一般3~8个疗程)后停中药半年以上,空腹血糖仍维持正常者76例(其中未服用过降糖西药56例,曾服用降糖西药者20例);停中约1年以上,空腹血糖仍维持正常者63例(另有1例停中药半年以上,但未到1年,仍在随观察中);停中药2.5年以上,空腹血糖仍维持正常者有15例;经治2个疗程后空腹血糖术见下降或下降不明显,建议接受其他治疗者13例(其中未服用过降糖西药者6例、曾服降西药者7例);因多种原因中断治疗者15例,失去联系者8例。

7.丹芍汤(适用于阴虚湿热型糖尿病肾病)

丹皮12克,白芍12克,茯苓18克,泽泻12克,墨早莲20克,女贞子10克,太子参15克,蝉衣6克,蒲公英25克,牛膝15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上、下午分服。

养阴清热利湿。适用于阴虚湿热型糖尿病肾病。

外感咽痛者选加麻黄、蝉衣、柴胡、银、连翘、鱼腥草:伴血尿者选加白茅根、仙鹤草、小蓟;阴虚明显者选加干地黄、玄参、沙参、麦冬;湿热甚者选加土茯苓、川草薢、黄芩腰膝酸痛、神疲倦怠乏力明显者选加杜仲川断、桑寄生;血虚明显者选加当归、川芎、鸡血藤;气虚明显者选加北芪、党参、白术:咳嗽选加桑白皮、地骨皮、北杏仁、苇茎;瘀血明显者选加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益母草;肾功能不全患者加用大黄、公英、鱼腥草等。

共治疗42例,结果显效12例(8.57%),有效20例(47.62%),无效10例(23.81%)。总有效率为76.19%。

二.外治方药

1.足浴(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

黄芪40克,桂枝15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稀莶草30克,丝瓜络20克。先用冷水0毫升浸泡,然后水煮沸分钟,先熏患肢,待水温降至35~45℃浸泡患病手足,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5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益气养血活血,温经祛湿通络。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

共治疗36例,结果痊愈4例,好转31,无效1例。好转率97.22%。

2.中药熏洗(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黄芪3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红花15克,牛膝15克,鸡血藤25克,桂枝15克,木瓜15克,威灵仙25克,独活20克,伸筋草25克,桑寄生20克。将诸药放入容器中(最好用陶器)加水至没并浸泡20分钟,武火煎沸20分钟,滤取药液毫升以上倒人盆中。开始先将患肢在盆上熏至温度适宜,而后浸泡,并将柔软的布块或口罩浸湿,反复地、自上而下地依次擦按摩。浸泡时间30~60分钟,视患者的耐受力而定。药液放凉后可重复加温,每日2次,7为1个疗程,每剂药可用2天。

补气养血,滋养肝肾,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共治疗32例,结果临床治愈18例占56.25%;好转12例,占37.50%:无效2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注:无效例均未坚持治疗2个疗程)

3.消疡散(适用于糖尿病足感染溃烂)

川楝子3克,乳香2克,血竭1克,儿茶1克,石决明1克,牡蛎0.2克,牛黄0.1克,珍珠0.1克,冰片0.1克,人工麝香0.5克。以上按比例共为细末外用。在给予口服降糖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等全身治疗的础上,局部采用中药外用。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清洁、清创祛除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将单方细末涂患处,用无菌纱布包扎,勿使足部受压,并抬高患肢,3天换药1次,3周后视创面愈合情况改为5~7天换药1次至疮面痊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共治疗17例,结果全部愈合。其中46周痊愈4例,6~8周痊愈6例,8~10周痊愈7例。总有效率为%。

4.黄芦膏(适用于糖尿病足溃疡)

生大黄20克,丹参10克,黄柏20克生黄芪20克,当归10克,金银花20克鲜芦荟适量。上药除鲜芦荟外混合均匀,共碾细末,过筛,装瓶送供应室高压灭菌后备用。创面外周皮肤用2%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创用0.75%碘伏液清洗,并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依据创面大小将适量药末倒入换药碗中,将新鲜芦荟洗净去皮,捣烂取汁,用芦荟汁将药末调和成糊状,均匀涂抹于创面,外用凡士林油纱覆盖以保持创面湿润,无菌敷料包扎,每日换药1次。

清热解毒,祛腐生肌。

共治疗31例,结果痊愈28例,好转2例无效1例为并发跟骨骨髓炎患者。治愈率90.32%,总有效率96.77%。

5.中药浸泡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

生黄芪60克,葛根3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地骨皮15克,木瓜30克川牛膝30克。取上药1剂,加水0毫升左右,浸泡1小时,文火煎沸约30分钟,取汁;再加水毫升左右,煮沸约30分钟,取汁。二煎混合加温以不烫手为度,于中午及夜间睡前浸泡病足,边泡边按双足,每次持续30分钟,水冷时要再加温,保持药汁温度,7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天。如病足有创伤、感染等情况应护好伤口,可改用湿热毛巾热敷,反复使用多次,时间同上。

活血通络,益气养阴。

关节炎者加祛风胜湿、消肿止痛药,如四汤、川草乌等;足部疼痛加缓急止痛药,如芍药甘草汤、威灵仙等;肢端坏疽加通络止、凉血解毒药,如四妙勇安汤、益母草、桃仁、红花等;皮肤深溃疡加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共治疗28例,结果关节炎患者2个疗程,治愈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足部疼痛用药2个疗程后,治愈8例,效5例,有效2例;肢端坏疽用药2个疗程后,显效、有效、无效各1例;皮肤深溃疡,加用外科清创,口服抗生素,用药1个疗程后基本治愈。总有效率达92.86%。

以上方剂大家可以仔细浏览查阅,大家如有需要,可到店咨询

创作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收藏点赞分享,这里是时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mj/9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