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试指南

白蚀症 http://m.39.net/pf/a_4342802.html
学得好不如考得好,高考作为一场一脚定输赢的考试,一定有人会失常,也一定会有人超常发挥。一、考场正常发挥锦囊1.考前适当做题,保持手感,以真题复习有关知识点、规律与方法,提高审题能力与解题规范性;2.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3.开始答题后,要全神贯注;4.避免“分秒必争”;绝对答不出的问题,就干脆放弃,“弃卒保帅”;5.想不出答案时,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拐个弯解决问题;6.想出好几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时要写出来,不要只在脑中做比较;7.做不出来时先留下记号,继续答下一个题目;8.突然忘记时千万不要慌张;9.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10.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11.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12.如果完全没有信心时,就用猜题;13.检查试卷时,要变换思路。二、具体需要做到1.提前活动,进入角色:上一场考试结束,就要让大脑开始简单的“生物学”活动,让大脑进入单一的“生物学”情景,例如:①把一些必记重要知识点、图表“过过电影”,特别是一些你认为难记易忘的结论;②最快的速度把书翻一遍或看知识点思维导图。2.进入考场到发卷:进入考场后要尽快平静下来,如果还有紧张情绪,可深呼吸、闭目养神片刻。摆放好自己的文具和准考证,等待监考老师发卷。等的过程中要嘱咐自已:保持静心、增强信心、做题专心、考试细心。3.发卷到答题:当试卷发下来后不要急于答题,先浏览一下试卷是否完整、是否有字迹模糊等现象,然后按照指令在规定的位置上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检查监考老师所贴的条形码等。填好后,再次快速浏览一下试卷,达到以下目的:①看清楚题目的总数,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②了解非选择题中的难题、熟悉题、陌生题等,便于合理安排答题顺序。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大致做到心中有数,可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4.答卷过程中:(1)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建议选择题用时在40分钟以内,争取最后留出5~10分钟检查全卷。(2)明确全卷答题原则: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得高分,难题得部分分,全卷不留空白。选择题:按题目顺序完成,对个别有难度的题目如遗传概率题不要过于纠缠,可留待时间允许时最后突破。涂卡应该按照个人平时的习惯完成,要注意检查,千万不要出现涂卡错位。非选择题:根据自己对题目难度的判断,先易后难完成。如果把握不好难度,可按题目顺序完成。对于有难度的题目,不要轻易放弃,要明白非选择题一般是按照难度梯度设置各道小题的,所以一定要步步为营,每分必争。对于不会的题,也要作答,不要留空。特别要注意,答题时一定不能超出和改变该题的答题区域。(3)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审题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4)卷面整洁,避免无谓扣分。答卷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美观,会使阅卷老师产生愉悦感,增加评定的分数;反之则会因书写不清楚或无法判别而失分。三、考点提醒1.细胞中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功能与检测的原理及应用,水分、无机盐的功能。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比较,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联系。细胞分化、衰老、癌变中细胞结构的变化。一些特殊的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线粒体、无氧呼吸、无DNA),支原体(无细胞壁)、神经细胞(突起)、骨骼肌细胞(多核)、成熟的筛管细胞(无核)等。3.酶的化学本质及特性,探究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异常情况原因分析。有关酶的实验设计,应注意各步骤的顺序,必须先调节相关条件(温度、pH等)才能使反应物与酶相遇,还应注意空白对照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注意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而一种底物的化学反应可能由多种酶催化,所以验证酶的专一性不要用“相同底物不同酶”来对照。4.ATP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产生和利用ATP的生理过程。5.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限制因素分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定为主动运输,消耗ATP一定是主动运输,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外仍存在浓度差则一定是主动运输。)6.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质壁分离与复原:蔗糖与KNO3、尿素等处理的比较。7.光合作用场所、过程,物质和能量变化。当光或CO2突然降低时,短时间内,C3、C5,ATP和[H]的含量变化问题。影响气孔活动的因素(如干旱初期或夏季晴朗中午“光合午休”、景天科植物夜晚气孔开放)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场所、条件、物质与能量转变;相同点与不同点。9.外因(光、温度、水、气、肥)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看清是在研究植物整体范围还是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看清总光合还是净光合,净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吸收,O2的释放、有机物的积累),总光合(关键字词:CO2的固定,O2的产生、有机物的合成)。内因(色素和酶)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内外因如何影响细胞呼吸的曲线图?曲线图与结构示意图与实验表格数据间的转换、因果关系的探索。10.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外部因素的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有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速率测定实验。11.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判断,核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每条染色体DNA含量、染色体组数随分裂时期的变化规律。一个精(卵)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的实际类型与可能的类型。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观察细胞分裂实验的取材、原理、方法步骤,数据处理。12.探究遗传物质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取材、方法、结果、缺陷(实验误差)、所用技术,共同设计思路。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13.DNA分子结构特点。(注意:DNA两条链反向平行,一条链从5ˊ端→3ˊ端,另一条链从3ˊ端→5ˊ端;每条链都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脱氧核糖。)14.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注意在不同生物中遗传信息流向的差异,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复制需DNA解旋酶,而转录不需要;原核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进行,而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基因转录与核糖体上的翻译被核膜隔开;转录的起始点是基因非编码区的启动子,终止点是终止子,翻译的起始点是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终止点是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15.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内容与适用范围、细胞学基础。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可用分枝法简化解决。杂交实验结果(3:1,9:3:3:1)及其变式,要注意不完全显性或纯合子致死、基因互作等。如果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线粒体或叶绿体上,其遗传方式不适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表现出很明显的母系遗传现象(与母本性状相同)。16.通过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计算。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判断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要寻找题目给定的一些特殊条件,如某个个体有(或无)某病的致病基因;根据系谱图判断相应个体的基因型,计算概率。17.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判断。狭义基因重组指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种类型,广义上包括基因工程;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上的变异,注意交叉互换和易位的区别。会判断染色体组数目。多倍体、二倍体与单倍体的区分注意看起源。18.育种的目的、方法、原理以及涉及的技术步骤。19.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新物种的形成,注意区别随机交配与自交时基因频率计算的差异。20.植物激素的种类、作用效应、运输机理、教材中的经典实验设计,重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21.神经调节:反射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细胞间的传递。识别教材中的图示。22.动物激素的种类、作用效应、运输机理,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内环境稳态(pH、水盐、血糖、体温)的调节。23.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几种免疫细胞的作用、特异性免疫过程和特点。2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点。能量流动的特点、相关概念的比较理解(如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同化量与摄入量)、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等。物质循环可以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过程结合起来。同时要了解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全面二孩、生态农业、低碳生活、PM2.5、湿地保护等。注意血球计数板的结构与使用。25.生物技术实践,6个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关键步骤及相关现象解释。重视年年都考的“微生物的培养”实验和考得较少的“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26.现代生物技术5大工程的概念、技术、原理、步骤流程与应用,考前需作整体再梳理。27.基因工程:⑴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多种,若利用反转录法,要注意选择相应mRNA的细胞,若是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则要注意引物的选择和对PCR反应体系的控制。⑵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载体、两种酶。基因表达载体组成中各组件的功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的意义;限制酶的选择依据:不破坏目的基因、至少保留一个标记基因,黏性末端能相互连接,而且连接后的种类越少越好。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功能差异限制酶、DNA连接酶处理后的外源DNA(或质粒)的情况分析。PCR技术的原理、条件、过程等。⑶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不同的受体细胞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注意理解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⑷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要注意从不同水平进行,采用的方法、操作的大致过程、结果预测等。⑸要注意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其他技术(如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工程等)相联系。⑹要注意基因工程育种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不同的特点。⑺要注意比较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联系与不同。⑻基因工程应用中乳腺生物反应器、膀胱生物反应器相关问题。28.细胞工程:各种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相互之间的原理、步骤和应用等的比较。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际应用(培育脱毒植株的原理、单倍体育种的优点、培养过程中易产生突变的原因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各阶段处理的方法和目的。重视动物细胞工程与胚胎工程。29.胚胎工程: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精子和卵子发生过程的区别,受精的准备阶段及受精过程中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胚胎的发育过程、内细胞团、滋养层);试管动物(试管婴儿)培育过程;胚胎移植过程、成功的生理学基础。胚胎分割所属的生殖方式,胚胎分割的技术要求;胚胎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应用举例。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技术。30.生态工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xj/9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