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维多利亚的“秘密”
?文/毕淑敏
维多利亚风格,是很多中国人现时心心念念的一个时髦词。谁用了这种风格的建筑、装饰、器皿,等等,哪怕只是一个镀金小盅,也像拿到了一枚高大上的火罐,骄傲地在额头拔出紫廓。因为自家没有一枚能和这伟大风格沾亲带故的物件,对它的特点基本上一团模糊。想象中应该是泛指英伦风,带点儿皇家气息吧。这次乘坐“非洲之傲”旅行,被这种风格腌泡其中,才多了一点儿了解。它的命名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年,年仅18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成为了英国女王,在位时间长达63年。它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大英帝国辉煌的巅峰。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帝国控制着全球制海权,主宰了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达到了令人惊骇的万平方千米,号称“日不落帝国”。它具有占压倒优势的制造业,坚不可摧的海上霸主地位,再加上由它制订并主宰的世界金融体系,构成了英帝国傲视群雄不可一世的三大支柱产业。同时,英国也并不是只注重物质文明,它还涌现出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于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英国人为他们无可匹敌的地位洋洋得意,宣称: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及西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长期以来早就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我们的棉花地,现在正在向地球的所有温暖区域扩展。
”好一个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的时代。维多利亚女王过世后,由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统治大英帝国。靠着老妈积累的鼎盛国力和巨大财富,这位英王更是开创了奢华、浮躁、享乐的统治风格,史称“爱德华十年”。
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等等,都是以维多利亚女王之名命名的。比如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和维多利亚公园,塞舌尔群岛首都维多利亚,非洲最大的瀑布被命名为维多利亚瀑布,非洲最大的湖泊也被命名为维多利亚湖,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声,中断了这个不断攀升中的帝国的奢华泛滥。
说起来,我最先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维多利亚女王,却是在医学课堂上,和某种严重的疾病相连。
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共生育了九个孩子,女王虽然外表健康并且高寿,但她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女王把这种病遗传给了她的三个子女。幼子直接就是血友病患者,五位公主虽个个看起来正常,但其中有两位和女王一样,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19世纪的欧洲盛行“婚床上的政治”,各国王室之间政治联姻忙个不停。维多利亚女王的两位公主与欧洲王子结婚,基因继续繁衍遗传。
这个可怕的疾病,传入了西班牙、德意志和俄国王室。
从此,血友病也被人们称为“王室病”。
都怪我当过医生的经历,动不动就扯到得病,好了,回来。在维多利亚和爱德华这娘俩执掌政权的历史阶段中,英国富裕的中产阶级数目剧增。一下子拥有了大量财富,加上摇身一变被刷新成上流身份,使得新兴的富商和资产阶级,既渴望古老贵族的奢侈又期望着有所突破和超越。
他们开始注重生活品位,饮食上也日渐考究,对居住环境改换门庭格外上心,对室内装饰样式也求新求异。这帮新富豪们对风格的准确性其实没什么兴趣,只希望密集地展示财富和炫耀自己从大千世界搜集来的珍奇百物。凭借着无可匹敌的海上优势和广袤无垠的殖民地,巨大的财富积累使得他们可以尽情挥洒想象力并付诸实施。
他们有能耐这样显摆,从遥远的国度搜刮来各式各样充满异国情调的精品,用奇花异草装饰庭院,在食品中加以各种香料繁琐烹制,研制规定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进餐礼仪……争相斗艳不辞劳苦。他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发吹毛求疵,既要舒适,更要显得奢美华丽。超大尺寸和过分的饰物应运而生,所有材料都不必要的加厚加长,轮廓一定要突出饱满。复杂的雕琢、精细的垂花比比皆是。
所有这些外在的形式,都不单单为了实用,而是成了标榜身份的象征。
如今已经成为英式餐食标志的下午茶,也形成于这个时期。起因据说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侍从官——安娜女公爵,每到下午就会觉得饥饿,便让仆人拿些小茶点来吃,外加女官们无所事事的聊天。(安娜女公爵该不是有低血糖啊?我出于医生的癖好,忍不住暗自揣度。)这习惯从宫廷流出来,贵族和新兴中产阶级纷纷效仿,下午茶于是渐成英国人的例行仪式。
你很难把维多利亚风格一语概括。它如同一只斑斓多彩的大筐,把各种民族和历史的装饰元素一股脑地攒在一起。哥特式、文艺复兴式、罗曼式、都铎式、意大利式,加上陌生的东方元素……间蓄杂糅,整个一个大掺和。说白了就像是各种文明风格的一通乱炖,加上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元素和新材料也大显身手,混合起来,变成了一种没有明显样式基础的创新运用,又以其矫揉造作的繁文缛节大行于世。
然而,它毕竟成就了一种炫目的辉煌。它在建筑、家具、时装、器皿等领域广泛应用,随之扩展成一种奢靡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它的本相是随心所欲地把若干种风格元素混搭起来,虽是没有多少计划性的大拼盘,但由于原本艺术风格的强大美感力量,叠加后形成了视觉上具有绝对冲击力的惊世华美。最终奠定了它以无可掩饰的优越感,绮丽地白着眼珠傲视世界的格局。
不由得想,维多利亚时代,我们的祖国是怎样的?灾难深重,挣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边缘,真是和这种风格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本文为毕淑敏原创作品,插画丨DanielMerriam
转载注明来源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