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总结
哈三中届高三毕业生刘泓
在考场上拿到理综试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生物选择题。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感觉,首先要说的就是心安。这份心安不仅来源于个人能力,更在于三中生物备考时的全面复习和构建的完整知识体系。
记得在考试说明出炉时,杜老师对年考试大纲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课堂上针对可能的变化方式给同学们详细讲解并让我们在复习时注重以下要点:
可能会对细胞分裂图像、曲线等方面侧重考查
回归教材,以教材为主线复习
对书上实验的目的、方法、操作、结果都要掌握、无一遗漏
注重书上旁栏和小字部分的知识点
题目的形式很可能多有图表、图线的形式,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于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复习时抓住重点,纲举目张,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知识的掌握效果很好。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平时上课强调的地方与今年高考试题很多是吻合的。我们结合试题来看: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谓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这道题目可以说与上面的第一点完全契合。这也印证了高考命题遵从考纲、考察能力的指导方向。而在平时的模拟中,类似的问题也多有考察。因此可以说这次准确击中高考试题绝非偶然,而是三中生物教师深入解读考纲,研究命题方向的必然结果。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
此题源自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44-45页,可以说每个选项都来自书中原文。这很好地照应了上述2、3点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带领同学们画书,找寻书上的重点知识,尤其对实验细致分析。在面对这道题目时,相信三中的同学们都是成竹在胸的。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对于图的侧重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大方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