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较好的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6171978.html
作为中国万残障人士里的其中一个,作为中国多万肢体残疾人中的一个,在第28个“国际残疾人日”到来之际写下这篇。由于笔者是脊髓损伤患者,所以以一个轮友的角度去写。欢迎阅读!
中国残疾人的现状: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英雄
一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总数万人,占全国总人口6.34%;视力残疾万,占残疾人总数14.86%;听力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4.16%;言语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1.53%;肢体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9.07%,人数最多。其中截肢人数万人,智力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6.68%;精神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7.4%;多重残疾万人,占残疾人总数16.3%。(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
关于“残疾人”一词,部分残疾人觉得它是贬义的,因而下文都用“残障人士”一词替代。从法律层面来说,保护残障人士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而从文化社会层面来看,提倡尊重残障人士、将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一视同仁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为了让残障人士对自己更有信心,在书写、报道有关残障人士的活动或新闻时,使用合适的语言、词句及描述非常重要,目的是让每一个人感到无论有无残障,都是人群中独一无二的一分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
脊髓损伤患者分两种,一种是因先天性疾病导致截瘫而失去行动能力的,另外一种就是因为后天意外致残的(我属于后者)。先天疾病致残的轮友,他们因为从小就被迫接受自己身体异于常人的事实,如果有家人细心的照顾和引导,在长大成人后,其心理素质比一些因为后天意外致残的比较好。后天意外致残的由于前后生活差别太大,从一个可以活蹦乱跳的健全人到四肢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这个转变让大多数截瘫患者不是很容易接受,通常需要花费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接受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
笔者蓝猫儿在年发生车祸导致颈椎五六节完全性受伤,从此需要坐轮椅,伴随的也有生活不能自理、手指不能动。大多数截瘫损伤患者因为意外刚加入截瘫队伍时,一开始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是怎么一回事,以为只是骨折,很快就可以好起来下地行走。还有的因为疾病,如脊髓炎、脊柱裂、脊柱侧弯、“渐冻症”、肌肉萎缩症等等,起初都以为只是小病并无大碍,直到医生下达通知:从此要用轮椅代步,病人和家属才被当头棒喝。因为对脊髓损伤缺乏认知,所以对于各种并发症不知所措,如褥疮。都是要经过多年后具备护理经验以及和其它轮友交流后,才知道一系列的“轮椅生活该怎么过”。
01出行无障碍?脊髓损伤患者因四肢行动不便,还带来了其它不方便。如出行不方便、求职不方便、求爱不方便。曾有一篇文章标题是《残疾人数量超万,为何很少在大街小巷看到残障人士?》,文中说到“很多地方的无障碍设施不能满足残障人士的出行需求,所以就选择不外出或者少外出”。关于“无障碍出行”这一话题,一直是轮友们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