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疗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468597.html
?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属机会致病菌,主要为内源性传染。?主要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呈豆渣状或凝乳样。?确诊依据为阴道分泌物检查发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胞子或假菌丝。?选择局部和(或)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曾称念珠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VVC,45%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发病。80%-90%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10%?20%为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等。假丝酵母菌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其阴道pH通常<4.5。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即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因素的抵抗力较强。白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有酵母相和菌丝相。酵母相为孢子,在无症状寄居及传播中起作用;菌丝相为孢子伸长形成假菌丝,具有侵袭组织的能力。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可能黏附有假丝酵母菌寄生,但菌量极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炎症反应;在宿主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转化为菌丝相,大量繁殖生长侵袭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发病的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胃肠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者粪便污染阴道、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使外阴局部温度与湿度增加,也是发病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内源性传染,假丝酵母菌作为机会致病菌,除阴道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3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互相传染,也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少部分患者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坐立不安,以夜晚更加明显。部分患者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尿痛是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所致。阴道分泌物的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可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后者占10%~20%。单纯性VVC包括非孕期妇女发生的散发性、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的轻或中度VVC;复杂性VVC包括非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的VVC、重度VVC、复发性VVC、妊娠期VVC或其他特殊患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低下者所患VVC。VVC临床评分标准,见表18.1,评分<7分为轻、中度VVC;评分N7分为重度VVC。对有阴道炎症症状或体征的妇女,若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即可确诊。可用湿片法或革兰染色检查分泌物中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湿片法多釆用10%氢氧化钾溶液,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提高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对于有症状而多次湿片法检查为阴性或治疗效果不好的难治性VVC病例,可釆用培养法同时行药敏试验。VVC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混合性感染的类型,实验室检査可见到两种或以上致病微生物。pH测定具有鉴别意义,若VVC患者阴道分泌物pH>4.5,需要特别注意存在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本病症状及分泌物性状与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ytolyticvaginosis,CV)相似,应注意鉴别。CV主要由乳杆菌过度繁殖,pH过低,导致阴道鳞状上皮细胞溶解破裂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烧灼样不适,阴道分泌物性质为黏稠或稀薄的白色干酪样。两者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VVC镜下可见到芽生弛子及假菌丝,而CV可见大量乳杆菌和上皮溶解后细胞裸核。消除诱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以局部用药为主。1.消除诱因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积极治疗糖尿病。患者应勤换内裤,用过的毛巾等生活用品用开水烫洗。2.单纯性WC常采用哩类抗真菌药物。(1)局部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放置于阴道深部:①克霉哩制剂,1粒(mg),单次用药;或每晚1粒(mg),连用7日;②咪康哩制剂,每晚1粒(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mg),连用3日;或1粒(1mg),单次用药;③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2)全身用药对未婚妇女及不宜釆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氟康哩mg,顿服。3.复杂性VVC(1)重度VVC:在单纯性VVC治疗的基础上延长多一个疗程的治疗时间。若为口服或局部用药一日疗法的方案,则在72小时后加用1次;若为局部用药3?7日的方案,则延长为7~14日。(2)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1年内有症状并经真菌学证实的VVC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RVVCO治疗重点在于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因,预防复发。抗真菌治疗方案分为强化治疗与巩固治疗,根据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药物。在强化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给予巩固治疗半年。强化治疗方案即在单纯性WC治疗的基础上延长多1~2个疗程的治疗时间。巩固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方案,可口服氟康哩mg,每周1次,连续6个月;也可根据复发规律,每月给予一个疗程局部用药,连续6个月。在治疗前建议作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同时行药敏试验。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并注意药物副作用,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立即停药,待副作用消失更换其他药物。(3)妊娠期VVC:以局部用药为主,以小剂量长疗程为佳,禁用口服哩类抗真菌药物。4.注意事项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有龟头炎症者,需要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治疗,以预防女性重复感染。男性伴侣包皮过长者,需要每天清洗,建议择期手术。症状反复发作者,需考虑阴道混合性感染及非白假丝酵母菌病的可能。5.随访在治疗结束的7~14日,建议追踪复查。若症状持续存在或治疗后复发,可作真菌培养同时行药敏试验。对RVVC患者在巩固治疗的第3个月及6个月时,建议进行真菌培养。双唑泰乳膏、克霉唑栓、盐酸特比奈芬乳膏

氟康唑胶囊+双唑泰乳膏+聚维酮碘(外洗)

氟康唑胶囊,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管念珠菌感染;双唑泰乳膏适应症为用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以及混合感染性阴道炎;聚维酮碘溶液,为消毒防腐剂,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轻度烧烫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cy/8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