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
患者,女性,19岁,因“睡眠中发作性意识不清伴四肢强直5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07起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时发作性大喊,坐起后仰卧,意识不清,头部摆动,四肢强直,双眼上翻,牙关紧闭,面色苍白,气促,有时伴尿失禁,不伴凝视、四肢抽搐、舌咬伤、口吐白沫、心慌、胸痛等症状。每次持续2-3min后自行缓解,经期易发作,发作后头痛、胸闷。发作频率1次/年-数次/月不等。年外院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08外院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偏慢,极偶发室性早搏,QT间期延长,全程部分导联T波改变。-09外院心超:轻度三尖瓣返流。-07外院脑电图示:左侧枕、后颞区散在低中波幅尖波、尖慢波。疑诊癫痫,予左乙拉西坦1gbid,服药后发作次数略减少。
既往史:无特殊疾病史。否认宫内缺氧、热性惊厥史。生长发育与同龄人相仿,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外祖父妹妹的女儿有“癫痫”史。
神经系统查体:无殊。
诊疗思路:
患者发作性意识不清、四肢强直、大喊,均为睡眠期发作,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只是“做了个噩梦”,并未引起重视。究竟患者是单纯的梦魇?还是有其它疾病可能?
患者发作性夜间症状,伴喊叫、强直,额叶癫痫需考虑,外院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可能,又有类似家族史,但是外院头颅MRI又无明显结构性病灶,难道真是“癫痫”?进一步动态脑电图有待揭秘。
患者外院动态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是否可能存在心源性因素,在恶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出现类似阿斯综合征的表现?追问患者既往动态心电图,发现患者于-09外院的一次动态心电图见一次22s的心室颤动,自行转窦性心律。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即予心电监护,查常规心电图发现QT间期仍然延长,血钾正常范围。立即告病重,告知猝死风险,请心内科会诊,考虑长QT间期综合征可能,予补钾、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建议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进一步完善动态脑电图:脑电监测未见明显异常,但夜间出现一次“临床发作”。患者在睡眠中突然觉醒,右侧下肢阵挛性抽搐,大声喊叫,发作持续约5s后自行缓解。同期心电监测示发作前9s患者心电监测示心室颤动,10余秒后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发作前后及发作期脑电图同正常清醒闭目期背景节律。
患者外送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提示KCNH2突变。该基因可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2型。
至此,患者的“噩梦”被揭开真相:长QT间期综合征,KCNH2基因突变可能,合并心室颤动,引起的发作性症状。
长QT间期综合征
1.QT间期
心电图上,QT间期指从QRS波起始至T波终点的时间,代表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的总时程(图1)。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计算频率校正QT间期:,传统的QTc的正常上限为0.44s,超过此值可认为QT间期延长。
图1:正常QT间期
2.长QT间期综合征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代表心室复极异常,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es,TdP)风险增加。TdP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可见一系列增宽变形的QRS波群,以每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而自行终止,但极易复发或转为心室颤动(图2)。
图2: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LQTS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心悸、晕厥、抽搐及心源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根据病因,LQTS分为遗传性及获得性,后者常因药物、低钾血症、低镁血症所致。
3.先天性LQTS
目前已鉴定出10个以上基因,几十种突变可引起先天性LQTS,根据不同遗传类型,被命名为LQT1-LQT10,还发现了其他遗传类型(表1)。
表1:引起长QT综合征的易感基因
基因
位点
编码蛋白
主基因
KCNQ1(LQT1)
11p15.5
IKspotassiumchannelalphasubunit(KVLQT1,Kv7.1)
KCNH2(LQT2)
7q35-36
IKrpotassiumchannelalphasubunit(HERG,Kv11.1)
SCN5A(LQT3)
3p21-p24
Cardiacsodiumchannelalphasubunit(NaV1.5)
微效基因
AKAP9
7q21-q22
Yotiao
CACNA1C
12p13.3
VoltagegatedL-typecalciumchannel(CaV1.2)
CALM1
14q32.11
Calmodulin1
CALM2
2p21
Calmodulin2
CALM3
19q13.2-q13.3
Calmodulin3
CAV3
3p25
Caveolin-3
KCNE1
21q22.1
Potassiumchannelbetasubunit(MinK)
KCNE2
21q22.1
Potassiumchannelbetasubunit(MiRP1)
KCNJ5
11q24.3
Kir3.4subunitofIKACHchannel
SCN4B
11q23.3
Sodiumchannelbeta4subunit
SNTA1
20q11.2
Syntrophin-alpha1
TRDN
6q22.31
Triadin
先天性LQTS可有两种临床表型:
①Romano-Ward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特征为LQTS但不伴耳聋(心脏表型)。
②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临床特征为LQTS合并感音神经性聋。仅见于KCNQ1(LQT1)或KCNE1(LQT5基因突变的患者,该变异型有更为恶性的病程。
4.获得性LQTS
获得性LQTS常因药物、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引起(表2)。一些获得性LQTS患者可能存在基础的“顿挫型”先天性LQTS。
表2:部分长QT间期的病因和促发因素
先天性
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包括离子通道病等);
Romano-Ward综合征;
特发性等
获得性
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饥饿、神经性厌食症、液体蛋白质饮食、甲状腺功能减退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功能障碍、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二吡酰胺、氟卡尼、匹西卡、普罗帕酮、胺碘酮、决奈达隆、维那卡兰、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依布利特等
抗心绞痛药
雷诺嗪、伊伐布雷定
抗胆碱药
索非那新,托特罗定
抗疟疾药
高风险:德拉曼尼德、奎尼丁、奎宁;
中风险:氯喹、氟喹啉、哌喹;
低风险:羟氯喹
抗结核药
高风险:贝达喹啉
唑类抗真菌药
中风险:氟康唑、伏立康唑;
中低风险:伊曲康唑
氯法齐明(中风险)
氟喹诺酮类
中风险:吉米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
中低风险: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膦甲酸酯(中低风险)
艾滋病毒抗逆转录病毒药
中风险:沙奎那韦;
中低风险:依非韦伦、福司他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匹韦林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中风险: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
中低风险:罗红霉素、泰利霉素
喷他脒(中风险)
五价锑
中风险:葡甲胺锑酸盐、葡萄糖酸锑钠
特拉万星(中低风险)
抗组胺药
阿斯咪唑、碧拉汀、羟嗪、特非那定
抗肿瘤药
高风险:三氧化二砷、依维西尼、仑伐替尼、塞尔帕替尼、凡德他尼;
中风险:色瑞替尼、克唑替尼、达沙替尼、恩可拉非尼、吉尔替尼、伊诺珠单抗、奥唑米星、米哚妥林、尼洛替尼奥希替尼、瑞博西尼、托瑞米芬、维罗非尼
镇痛药,麻醉药和镇静药
麻醉剂/镇静剂:水合氯醛、丙泊酚;
阿片类药物:丁丙诺啡、氢可酮、洛哌丁胺、美沙酮
支气管扩张药(β2激动剂)
阿福特罗、沙丁胺醇、福莫特罗、左旋布特罗、茚达特罗、奥洛他特罗、沙美特罗、特布他林、维兰特罗
利尿剂
通过电解质变化(尤其是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
肠胃药
止泻药
洛哌丁胺
止吐药
中风险:氟哌利多、恩丹西酮;
中低风险:氨磺必利、格拉司琼、多拉西琼、羟嗪、托吡司琼
促进力
高风险:西沙必利;
中风险:多潘立酮;
中低风险:甲氧氯普胺
质子泵抑制剂
长期使用会导致低镁血症(罕见)
神经药物
中低风险:阿扑吗啡、氘苯特那嗪、多奈哌齐、依佐加滨、芬戈莫德、奥扎尼莫特、匹马古林、丁苯那嗪
精神药物
抗精神病药
高风险:氯丙嗪、氟哌啶醇、齐拉西酮;
中风险:氨磺必利、氯氮平、氟喷沙醇、氟哌啶醇、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硫代哒嗪;
中低风险:阿塞那平、伊潘立酮、帕潘、哌氰嗪、匹莫范色林
三环和四环抗抑郁药
中风险:氯米帕明、多塞平和丙咪嗪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西酞普兰、依他普仑、氟西汀
其他
阿托莫西汀、曲唑酮、缬苯那嗪
血管扩张药
贝普地尔
其他药物
阿那格雷、阿夫唑嗪、可卡因、依格司他、加多贝特地二甲胺、洛非西定、米非司酮、罂粟碱、帕瑞肽、普罗布考、特利加压素
草药
金鸡纳、甘草提取物过度使用会导致电解质变化
其他因素
心肌缺血或梗塞,尤其是明显的T波倒置;颅内疾病;HIV感染;低温;有毒接触:有机磷杀虫剂
5.LQTS的治疗
对于获得性LQTS的治疗原则如下:
①纠正基础病因:停用相关药物;纠正低钾血症尤为重要,因为低血钾浓度会增强药物诱导性IKr抑制程度,进而延长QT间期。
②如合并TdP予紧急处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立即电复律除颤治疗;可予镁剂、超速起搏、异丙肾上腺素等治疗。
对于先天性LQTS的治疗原则如下:
①改变生活方式,避免参加竞技、剧烈运动。避免可延长QT间期或降低血钾、镁浓度的药物。
②首先是用药物,即β受体阻滞剂,阻断交感神经对心肌的支配。必要时可以添加其他药物来控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③左颈胸段交感神经切除术(leftcervicothoracicsympathectomy,LCTS)减弱交感神经对心脏支配。
④其它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ICD、靶向药物干预。
参考文献:
[1]TesterDJ,AckermanMJ.Geneticsofcardiacarrhythmias.In:BraunwaldsHeartDisease:ATextbookofCardiovascularMedicine,10thed,MannDL,ZipesDP,LibbyP,etal(Eds),Elsevier,Philadelphia.
[2]NielsenJ,GraffC,KantersJ,etal.AssessingQTintervalprolongationanditsassociatedriskswithantipsychotics.CNSDrugs;25:.
[3]LiE,EsterlyJ,PohlS,etal.Drug-inducedQTintervalprolongation:Considerationsforclinicians.Pharmacotherapy;30:.
[4]欧阳钦.临床诊断学(8年制),3rded.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编辑:马媛媛
来源:中山神内一脑智能平台
特别说明:本文内容仅作科普用途。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医院或线上问诊,寻求专业意见。
{抗癫痫药物}
氯硝西泮
喜保宁
加巴喷丁
非氨酯
唑尼沙胺
氯巴占
拉莫三嗪
托吡酯
苯妥英钠
奥卡西平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拉考沙胺
吡仑帕奈
??购药
{我们的故事}
感恩
午家木
小S
放下
凯蒂·库克
坚持
拉风骚年
铲铲
帅帅妈
专注·专业·前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