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身上不小心磕着了、碰着了、划破了,是常有的事,压根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伤害,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他们就是血友病患者,天生的易出血体质,不能摔,不能碰,处处要留心,稍不注意就会血流不止。说到血友病,可能许多人还不太了解。4月17日是世界血友病日,趁此机会,我们就来细细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血友病其实并不“友好”
01血友病的“友“字是什么意思?初次看到这个疾病名称,多数人会很好奇,为什么中间有个朋友的“友”字?据说,“血友病”是日本学者对西文(如英语haemophilia,法语hémophilie,德语H?mophilie)的误译。这个词由词根haima和philia构成。前半截的意思是“血”,后半截的意思是“喜爱”,在不同的复合词里,可以有不同的引申含义,如“与...友好”“倾向于...的,易于...的”,在血友病中表达的意思是“易于(出)血的”。当时的翻译者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微妙差别,将这个词译成了“血友病”,后来传入汉语,也就约定俗成了。02整个欧洲王室的诅咒——血友病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一生政绩辉煌,她所统治的王国和时代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其膝下众多子孙皆嫁娶欧洲各国王子公主,后代遍布各国王室。女王陛下虽然权势滔天,却拥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她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维多利亚女王一生养育九个儿女,后来这些儿女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将血友病的基因带了过去,导致血友病蔓延了整个欧洲王族。因欧洲王室成员普遍患有此病,便被称为“王室病”。维多利亚的小儿子艾伯特王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确诊为血友病,他在31岁那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膝盖受伤,隔日就去世了。维多利亚的二女儿爱丽丝公主亦很不幸,她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婚后,她生的一个儿子就是血友病患者。孩子在3岁时从高处摔下,伤口大出血而亡。后来这种悲剧陆续发生在其他后代成员身上,成为一个笼罩在王室成员心头巨大的阴影。03血友病一旦发病,就会伴随终生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常见病因是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成分,当血管出血时,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和血小板一起作用弥补血管上的缺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血友病患者缺乏凝血因子,会导致血液不容易凝固,从而引起出血。血友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最折磨人的疾病之一。这类患者在遭受创伤后会出血不止,一旦发展为重症,即便没有明显外伤,也可能发生“自发性”出血。如果出血发生在关节,会带来大于11级的疼痛(等同于分娩),不仅如此,长期的关节损伤还可能会造成残疾和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内脏等重要器官出血,可能直接危及生命。血友病患者易出血需要处处留意
血友病患者常常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时时担心身体有没有出血,疼痛会不会袭来,生命会不会受到威胁,会不会被大家孤立...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中需要处处留意,注意各方面的安全。01饮食安全生活中要避免食用以下食物,以免损伤消化道,引起消化道出血。①刺激、坚硬的食物,如排骨、坚果、鱼类等;②抑制血小板凝聚的食物,如:黑木耳、海鲜等;③纤维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竹笋等。02活动安全①尽量避免随意走动,防止磕碰,家里的桌角床角等尖锐处用泡沫包裹;②禁止接触尖锐的物品,如针、水果刀等,尽可能避免有创检查;③生活起居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禁止熬夜,避免因过度劳累引发出血。03用药安全血友病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无法彻底治愈,从出生那一天起,血友病患者就需要进行持续性的综合治疗,一直到老。坚持早期科学规范的治疗,对之后的生活有许多好处,因此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切莫错过黄金治疗期,延误病情。在治疗过程中,避免服用一些有抗凝功能、易引起出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用药前一定及时咨询医生,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内容来源:AskBob健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保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