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是一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以致出血性疾病。先天性因子Ⅷ缺乏为典型的性联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控制因子Ⅷ凝血成分合成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那到底血友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血友病发生的原因如下:
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均正常,女性为传递者;正常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子女中男性半数为患者女性半数为传递者;患者男性与传递者女性婚配,所生男孩半数有血友病,所生女孩半数为血友病半数为传递者。约30%无家族史,其发病可能因基因突变所致。
因子Ⅸ缺乏的遗传方式与血友病甲相同,但女性传递者中,因子Ⅸ水平较低,有出血倾向因子X1缺乏,均导致血液凝血活酶形成发生障碍,凝血酶原不能转变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也不能转变为纤维蛋白而易发生出血。
有发现,FVIII基因或许是血友病发病的根本原因。FVIII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kb,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已发现约多种基因突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
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VIII缺乏。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VIII缺乏和临床表型。FVIII22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FVIII严重缺乏是45%的重型血友病甲的分子发病机制。最近在1%的重型血友病A中还发现FVIII内含子1倒位突变。
而基因突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包括日常饮食、饮水和外界刺激,当这些刺激不断在体内堆积,就可能造成基因的变化。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在怀孕时又会传导给孩子,孩子如果再次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发病,这是血友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温馨提示
1.如果感觉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