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百度有接近十位顶级研发人员、二十多位副总及以上级别高管离职。而这股“高管”离职潮在近4年百度业务屡屡受挫的波折间,显得更为频繁。
作者
啸天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响(ID:deep-echo)
5月17日,没有任何征兆,百度以“主动辞职”为由,宣布了向海龙的去职——这位在百度叱咤风云14年的搜索业务绝对掌控者,随着百度上市后的首次亏损,匆匆谢幕离开。
如果说向海龙的离去是这一波人事震动的主震,后续的余震恐怕还要绵延不绝一段时间。最近的三个月里,向海龙麾下还有三位副总级别、一位“执行总监”选择与百度分道扬镳。包括向海龙,他们大部分是在百度工作超过10年的老将,且主要集中在搜索业务。
再加上进入退休计划的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辉,总裁张亚勤,百度在今年将至少损失7位高层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十年,百度有接近十位顶级研发人员、二十多位副总及以上级别高管离职。而这股“高管”离职潮在近4年百度业务屡屡受挫的波折间,显得更为频繁。
回顾这几年,百度有哪些高管各奔前程?他们为什么离开?他们又都各自去往何方?
「从“AI黄埔军校”的分崩离析开始」
这不是百度第一次面对高管离职潮了,早在05年百度上市前后,就有一次早期创始团队的调整,当时百度七剑客中的雷鸣、徐勇、刘建国选择了离开。
随后在10、11年左右,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际,百度又迎来了一次高管调整,七剑客中的另外几人王啸、崔珊珊也在这个时期退场,此外百度先前从华为迎来的李一男、从美国运通请来的沈皓瑜等外来高管,也在这个时期陆续离开。
而近几年百度的人事变动,其实早在15年就已经初现端倪,只是当时的人员变动更集中在技术大拿上,引人唏嘘,但尚不至像现在这般令业界震惊。
在百度技术大拿离职潮之前,是李彦宏牵头对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的卖力招揽。
随着年深度学习在硅谷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在李彦宏的推动下,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陆续成立,后者更是由李彦宏牵头任院长,由当时负责领导百度多媒体部的慕尼黑大学博士余凯任副院长。
深度学习研究院成立后不久,百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业务调整,从谷歌中国加入百度的王劲,不再负责原本的“商业产品和技术体系”(包括云计算和无线技术等),而是转而辅助深度学习研究院的的运营和发展,日后成为了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人物。
此后几年,迫切网罗人才的李彦宏发起了“少帅计划”,在王劲、余凯多方努力的情况下,张潼、倪凯、顾嘉唯等技术牛人陆续加入。14年吴恩达加入,标志着百度在技术人才招揽上的巅峰时期。他的到来为百度汇聚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让百度研究院无论是声势,还是技术实力都提高了一个台阶。
吴恩达
而这一年,未来将在陆奇的规划中执掌AIG的王海峰,也刚刚迎来他的事业转机。王海峰与王劲同年进入百度,但他升任副总裁时,王劲已经是高级副总裁了。直到14年王海峰与现任百度副总裁景鲲携手推出“度秘”(DuerOS),才获得了李彦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