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痉与柔痉的诱发原因及表现形式
原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一作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语译:
患太阳病,出现发热,无汗,却反而怕冷,以及颈项转侧不利等症状的,称为刚痉;如果出现发热,汗出,反而不怕冷,以及筋脉拘急的,称为柔痉。
患太阳病,出现发热,并且脉象沉细的,表示正气亏损不足,邪气炽盛的痉病,比较难以治疗。
患太阳病,如果误用发汗法发汗过多,损伤津液,则会导致痉病的产生。
患太阳中风表虚证,应当调和营卫,如果误用攻下法,损伤津液,也会导致痉病;如果一误再误,再用发汗法发汗,严重损伤津液,就会导致筋脉失养而出现拘挛。
如果久患疮疡病,即使出现身体疼痛的表证,也不能用发汗法治疗,否则将会损伤津液,以致形成痉病。
原文: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语译:
病人出现身体发热,两脚寒冷,颈项强直拘紧,怕冷,偶尔头部发热,面部与两眼发红,头部不自主摇动,突然牙关紧闭,腰背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表示为痉病。
原文:
若发其汗者,寒湿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其脉含含。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有灸疮,难治。
语译:
如果此时用汗法发汗,使得肌表的寒邪与汗湿相合,阻遏腠理的气机,就会导致肌表的卫气更虚,卫气不能温熙肌表,则更容易怕冷,等到发汗后,则会出现坚硬有力的脉象,起起伏伏如同蛇行一般。
如果腹部突然胀大,脉象变为柔和的,表示病证即将痊愈;如果脉象反而沉伏而弦的,表示痉病未解。
痉病的脉象,特征为由寸部到尺部皆出现弦紧的脉象。患痉病,同时又兼有灸疮的,比较难以治疗。
详解栝蒌桂枝汤方和葛根汤方原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语译:
患太阳病,出现头项强痛,发热,自汗,恶风,项背强直,以及沉迟的脉象,属于痉病,可以服用栝蒌桂枝汤治疗。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原文:
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喂热粥发之。
语译:
以上6味药,用水9升,煮取3升。分3次温服,使微汗出。如果汗不能出,则再服食热粥来帮助发汗。
原文: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语译:
患太阳病,没有出汗,小便反而减少,自觉有气上冲胸口,牙关紧闭而不能说话,这是表示即将要发生刚痉的先兆,可以服用葛根汤治疗。
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原文:
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吸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语译:
以上7味药,捣碎,用水1斗,先煮麻黄、葛根,将水煎至剩下8升时,去掉水面的白沫,然后加入其他5味药,煮取3升,去药渣,温服1升,用棉被覆盖身体使微微出汗,不必服食热粥。其余调养与禁忌,与桂枝汤法相同。
蔡长福论癫痫病的治疗说过以六经辨证为主,六经表里通脏腑,离开六经辨证,百病没有思路,
癫痫病的缘由就是外感经带病长期不解,经热长期耗津,仲景才写下痉病.
癫痫病第一证,犯病而无汗者,为中阳不健,突然昏倒,口吐白沫,背反张,葛根汤合理中汤。
癫痫病第二证,有汗而发,突然昏厥,背反张,桂枝加葛汤,汗多者加白虎汤。
癫痫病第三证,平日能吃能喝,大吃大饮,屁多,自汗多汗,夜里有汗,汗后突然或受风凉,或受大寒,或被雨淋,寒凉表闭,热气不得外发,气上冲胸,口痉不得语,背反张,口吐白沫,脚挛急。这种痉证要解表清里,葛根汤合白虎汤合大承气汤。
好物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