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歙县也有个ldquo布达拉宫

时代这把火,把黄山的乡村旅游烧得很旺,曾经的贫困村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有着“徽州的布达拉宫”美誉的歙县昌溪乡万二村,曾经是一个市级贫困村,正以旅游+扶贫的新模式,开掘乡村发展新动能。

建于明代的石头村

周末,一场雨后,我们走进被誉为“徽州的布达拉宫”的万二村。

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耸立在用石头砌筑的山崖上,阡陌纵横的青石阶梯像血管一样连通了家家户户,烟波浩渺的云雾夹杂着袅袅的炊烟,古村幻化成天上的街市,如一幅水墨画,悬挂在高山的腰上。

昌溪乡万二村是一个建于明代的古村落,距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从距离来看,万二距离歙县县城只有33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也就5公里。但是交通问题一直是村民们最大的困扰。全村共户,人,其中万二中心村有户,人。伴随着打工的大潮,全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在外务工,空心现象比较严重,如今留在村里的多为老人,甚至连孩子都到城里或外地上学。已在万二村挂职半年多的黄山市社科联副主席、新任万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吴清健是一位颇有才情的“市领导”,在描述万二村时,他诗情画意的描述到,“天晴的时候,在村里转悠,连一根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万二是尘世间可以修身养性的地方。”

据介绍,“万二村”村名的由来也十分有趣。相传,霞坑镇洪琴村王姓族人在万二搭建茅舍,后人丁兴旺,取名“王村”,后汪姓人迁到这里,想改为“汪村”,但为了两姓之间能彼此和谐相处,当时村中德高望重的王汪两姓族人开会协商,一致同意将村名命名为谐音“万二”村,王、汪两大家族从此得以和睦相处。当时两姓家族都有在外经商的富贾,颇有势力,因此即便是在石头山建房,成本极高,运输极难,却也把房子建得宏伟气派,高的有三层、四层,可见万二村是旺族。其中建于清朝雍正年检的王氏祠堂永庆堂经过村民的世代维修,依然保存完整。

即便经历了百年以上的风雨洗礼,今天的万二,依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万二十八街,除了屯溪街,就是万二街”。旧时人们讲万二不叫万二村而叫万二街,据说那时屯溪有位富家闺女看中了万二村的帅小伙,娶亲时新娘坐花轿,被村人捉弄在万二村里来来回回颠闹了几个圈,新娘子尴尬地说,你们万二还真大,我看除了屯溪街就是万二街了。如今,这些民间故事传说被出自该村的画家画在了村口的照壁上,成为游客进村的导游图,以图画故事的形式述说着万二村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村容村貌,谐趣并生。

历史上的贫困村

如今的万二村,是个行政村,由原万二村、昌联村两村合并而成,有8个村民小组,人口数。现万二本村常住人口不过百十号人,前些年的村民收入主要靠茶、桑等山地作物,人均才三千余元,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没有班车、学校、商店,是市扶贫困村。

走在万二村,极少见人,那是因为人都出去了。见到王少林时,吸引记者的是收音机中传来的凤凰传奇组合演唱的《最炫民族风》,动感的音乐给了寂静的村庄一种向上的力量。王少林是贫困户,自己身体不好,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当天下雨,在烘房中呆的无聊,打开收音机,一位63岁的老人,同样需要音乐滋养精神的空虚。

王善辉算是留守在村中较年轻的村民,今年也已经五十有二了。由于自幼因血友病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因此从小到大,除了去杭州看过病,几乎没走出过村子。他说,年轻的时候,父母亲带他去县城看病,要走10里路到昌溪才能搭到公共汽车。从年以后,村子的青壮年陆陆续续外出务工,一个带着一个,在大城市干着这样那样的工作,虽然大多是体力活,但是对于世代为农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只有到了过年,村子才会有七八十年代的热闹劲。年,昌溪通往万二的公路通了,村民们这才告别了肩挑背扛走山路的历史,汽车终于可以开到村口。

吴清健说:“由于经济落后,万二被列为省级贫困村,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人,至年年底建档立卡户33户人,低保贫困户49户人。经过多方努力,几年来许多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今年今年的动态调整后,玩儿村的-年贫困户为59户,人,今年将有29户,人摆脱贫困。”

“我在今年5月刚被安排到万二村任第一书记时,就有人打了‘预防针’,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个村实在太穷了。但是真的到了万二,比贫困更让我震撼的,是这个村独特的建筑风貌和村庄美景”。吴清健说,正如记者初到万二时的感受一样,雨后初霁的古村落,像一幅水墨画悬挂在半山腰上,保护完好的清一色的石阶,几十上百幢以石头地基垒盖起来的房子,数百个建在房前屋后的石头猪圈,还有山泉古井等,这是一个还处在未开发的原生态的古村落,古村落、石头房、都与周边层峦叠障的自然风光相映成辉。长期以来,村民一直固守着以茶叶为主的传统农业,除此就是打工,没有特色产业、没有工业,增收渠道单一,农民生活处于贫困线下。

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或可是万二村的脱贫路径。”吴清健大胆设想,并邀请上海及市且的专家前来“会诊”,当他听到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陈继腾自信满满地说出“若将万二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肯定是一报一个准”的话后,更加坚定了他从文旅创意的角度把万二村从石头村定位为“徽州的布拉达宫”的设想。

很快,万二村扶贫工作队与万二村“两委”班子理清了万二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即采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在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民宿、摄影、艺术写生为主的多元化的乡村旅游,力争走出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形成特色产业上的新突破!

如何让“养在深闺”的万二村为外界所知?并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给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脱贫带来新希望?这是第一书记吴清健首先想要解决的问题。恰逢此时,万二村在致力于打造“安徽省美丽乡村”,抓住这一机遇,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万二村“两委”带领村民权利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余万元,先后实施了旅游公厕、村民晒场硬化、污水治理、绿化亮化、街巷脏乱治理等项目。通过全域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的提升,并已于今年9月以满分通过了省美丽乡村验收组的考评验收。同时,万二村的对外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并获得了“黄山市百家摄影点”称号,目前正积极申报冲刺“中国传统古村落”。通过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万二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也在抓紧进行中,投资50万元的万二村农产品贸易市场(停车场)正在加紧施工中,昌溪至万二的村级道路改造工程也即将动工,万二村口养猪场的搬迁已进入倒计时。

东风吹来满眼春,万二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新时代。村庄的巨大变化不仅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引来大都市里的高校目光。通过吴清健的牵线搭桥,上个月4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正式与万二村签订协议。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将利用该院旅游教研以及同上海有关旅游企业的关系,把万二村列入旅游扶贫合作基地,通过对万二贫困村在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培训、营销推广方面的无偿帮扶,力争让万二村乡村旅游尽快启动并快速发展起来;同时万二村也被列入该学院旅游专业的实训基地。就在记者在万二采访的当天,村里得到消息,12月6日天华学院的第一个近20人的旅游团队将来万二,这将是万二历史上首个进村住宿的旅游团队。由于村里目前还不具备接待集体团队吃住的能力,吴清健还联系了一户村民准备两桌饭菜,并把村委会办公地作为游客搭建帐篷的宿营地。“今后,我们将逐步引导村民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吴清健说。

面对迎来的发展新机遇,乡、村两级干部干劲十足、有想法、有精气神。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新农村建设时,没有一味地刷白求新,较少使用外来工匠与不协调材料,以最小化破坏保留了万二的原始风貌。“当然,要将万二乡村旅游全面推进公共视野,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吴清健说,“首先进山的公路要拓宽,多搞几个错车道;村口停车场要科学规划,就势扩容;农家乐办起来,摄影点搞起来,网站开起来,先把不怕吃苦的摄影团、户外团、徒步团引进来。吴清健说,等明年春天石潭至昌溪的循环公路全线开通后,会有大量的摄影、旅游者走进昌溪、万二完全可以承接昌溪旅游的溢出效应。那时在万二来一个“颠轿万二街”,把万二搞热闹起来,让游人乐起来,村民笑起来。让万二成为歙南山区摄影旅游金项链中最亮的一环。

描绘着宏伟的蓝图,述说着万二的变化,患严重关节炎的吴清健仍然“健步如飞”、深度近视的镜片下仍然“眉飞色舞”。这是他和村委班子精准扶贫的成果,种种迹象预示,万二这个“养在深闺”的“徽州布达拉宫”正在华丽转身。

作者:程向阳吴玉莲汪悦樊成柱

来源:黄山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购歙县薄壳大籽手剥山核桃小核桃责任编辑:自由总编:我是一只鱼

歙县论坛”法律顾问:王亦文律师安徽久安律师事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mj/6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