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例获得性凝血因子X

获得性凝血因子XIII缺乏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经典病例,思诊疗方式。本期,中国医院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分享和解读一例获得性凝血因子XIII(FXIII)缺乏症的诊疗思路。

病例资料

患者信息:女,39岁

1

主诉

间断血尿1年伴皮下血肿、皮肤瘀斑1月余

2

现病史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血常规:WBC3.49×/L、HGBg/L、PLT96×/L,PT、APTT、TT等凝血检查未见异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1周后血尿自行消失。半年前再次出现肉眼血尿,持续2周后自行缓解。3月前行左下肢腘窝包块切除术(病理示蔓状血管瘤),术前PT、APTT等未见异常。术后1月伤口仍有渗血并出现右下肢和左上肢瘀斑,行凝血因子VIII、IX、XI活性测定未见异常;ANA阳性(滴度1:、斑点型),抗SS-A、抗SS-B抗体均阳性,并行泪膜破裂时间、唇黏膜活检及唾液腺ECT等检查后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出血原因待查。为明确出血原因于我院进一步诊治。

3

既往史

无出血性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其它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长期慢性疾病史。

4

家族史

父母健在,无家族及遗传病病史,否认父母近亲结婚史。

5

月经史

初潮13岁,4-5天/30天,平时经期规律,近2月量明显多,伴有血凝块。

6

婚育史

育有1子,顺产,体健。

7

体格检查

左上肢片状皮肤瘀斑,左下肢陈旧性瘀斑。

8

辅助检查

问题:该患者出血原因应考虑什么?A.遗传性FXIII缺乏症B.合成减少或消耗增加所致FXIII缺乏C.FXIII抑制物所致获得性FXIII缺乏症D.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专家解读FXIII抑制物所致获得性FXIII缺乏症极其罕见,本期将首先回顾该病的致病机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再结合病例分析。

致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FXIII的结构和功能:FXIII是两个A亚单位(FXIII-A)和与两个B亚单位(FXIII-B)构成的异四聚体结构。FXIII-A含转谷氨酰胺酶的活性催化结构域,FXIII-B为载体蛋白,可延长FXIII-A的半衰期。FXIII具有转谷氨酰胺酶活性,可在止血过程中共价交联纤维蛋白链,形成牢固的止血凝块。

?FXIII抑制物:可以中和FXIII活性,引起皮肤、肌肉、腹腔重要脏器自发性出血,颅内出血及手术后出血不止亦可出现。常规止血措施效果欠佳,约半数患者死于严重出血。

?FXIII抑制物多为IgG型,产生机制不明,可发生于先天性FXIII缺乏症患者替代治疗后,部分患者与长期应用异烟肼、苯妥英钠、青霉素等药物有关,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疾病患者。

实验室检查

?常规的出凝血检查:如PT、APTT、T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含量等,均在正常范围?筛选试验:凝块稳定性试验,即将纤维蛋白凝块置于5mol/L尿素溶液、2%乙酸或1%单氯乙酸溶液中,在24小时内凝块溶解常提示FXIII严重缺乏?FXIII活性定量检测:多采用放射标记胺掺入法,定量FXIII活性(FXIII:C)和FXIII亚基(FXIII:AgA、B)

?如怀疑有FXIII抑制物的存在,可进行混合血浆形成凝块的稳定性试验,如尿素溶解纠正试验

鉴别诊断

该病需同以下疾病鉴别:

①遗传性FXIII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有明确的家族史,自幼发病,多表现为出生数小时后脐带残端出血,育龄女性易出现习惯性流产。血浆纤维蛋白凝块于5mol/L尿素溶液24小时内溶解,尿素溶解纠正试验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FXIII替代治疗效果较好。

②合成减少或消耗增加所致获得性FXIII缺乏:常见于白血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硬化等。此类患者FXIII缺乏多为轻度,出血症状一般较轻,控制原发病后出血症状可明显缓解,尿素溶解纠正试验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③无纤维蛋白原血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及肌肉出血、月经量增多、穿刺及手术部位出血,甚至出生后脐带残端出血,但此类患者PT、APTT、TT延长,纤维蛋白原活性减低,尿素溶解纠正试验可被正常混合血浆纠正。

病例分析

本病例为中年女性,以血尿、皮下血肿、皮肤瘀斑及伤口渗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外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出血原因待查,我院凝血功能相关检查大部分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示2小时凝块溶解,结合患者无相关家族史且不合并影响FXIII合成和消耗的其他疾病,考虑患者临床诊断为:FXIII抑制物所致获得性FXIII缺乏症,抑制物的产生可能与干燥综合征有关。

经验总结

?FXIII抑制物所致获得性FXIII缺乏症极其罕见,易致临床诊断延误

?凝块稳定性试验是该病常用的筛选试验,24小时内凝块溶解提示FXIII严重缺乏参考文献:1.陈云飞,等.中华血液学杂志,,33(8):-.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中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mj/7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