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A患者,每公斤体重输注1个单位凝血因子VIII,体内凝血因子VIII能提高多少?
很多人都知道答案的,每公斤体重输注1个单位可以提高2IU/dL。
如果想把一个血友病A患者的凝血因子VIII提高IU/dL,那需要输注50IU/kg。
但这只是理论上来讲的,我们来看一下上篇文章里面的那个表:
这是43个重型血友病A儿童的数据,都没有抑制物,其实表里面有很多潜在的信息。
这个表的最后一行,Recovery,单位是(IU/dL)/(IU/kg),表示的就是每公斤体重输注1个单位凝血因子VIII,体内凝血因子VIII活性提高的值。
看他们输注凝血因子VIII之后,提升的数值:2.18(IU/dL)/(IU/kg)。
这个是符合我们预期的,就是提升了2多一点嘛。
但是我们再看后面的范围,是1.3到5.14。
输注同样量的凝血因子VIII,有的人提高了1.3IU/dL,有的人提高了5.14IU/dL,两者之间可以相差接近4倍。
也就是说输注凝血因子VIII50IU/kg,理论上可以提高IU/dL,但有的人凝血因子VIII提高了65IU/dL,有的人提高了IU/dL,差别是不是很惊人?
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BMI,这些儿童的BMI从14.4到42.8,体重从17.6公斤到.5公斤。
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因为把身高也考虑进来了,更能反映肥胖程度。
BMI是42.8的儿童,和BMI是14.4的儿童相比,全身血液占体重的比例是大大降低的。BMI越高,肥肉越多,血液占体重的比例越低;BMI越低,肥肉越少,血液占体重的比例越高。同样输注1IU/kg,因为血液的量不一样,提高的凝血因子VIII活性也不一样。
也就是说同样输注1IU/kg,胖子的凝血因子VIII活性应该比瘦子提高的多。
当然了,我们只是分析数据,不是鼓励大家增肥,因为太胖的人,用的凝血因子总量肯定要多,另外对关节的负担也大,肯定是不好的。
所以,输注1IU/kg凝血因子VIII,凝血因子VIII可以提高2IU/dL,但个体差异很大,具体提高多少因人而异。
就像这些骆驼,吃了同样的草,可是储存的能量并不一样。
零度Zero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