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裁缝的烦恼癌症幽灵ldquo林奇君

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大约多年前,美国病理学家AldredScottWarthin发现他家的女裁缝闷闷不乐,于是问她为什么不开心?这位女裁缝说,她家的许多成员都得了肠道或女性生殖器官的肿瘤,恐怕癌症幽灵不会放过她,自己迟早也会得癌症的。果不其然,后来这位女裁缝真的得了子宫内膜癌并因此去世。于是AldredScottWarthin将该家系称为癌易感家族。

无独有偶,最近我也收了一位有家族聚集现象的结肠癌病人。该病人是一位年仅33岁的小伙子,突发肚子疼来外科急诊就诊,经检查发现是肠套叠导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后肠梗阻缓解了。遵照我的嘱咐,后来他去消化内科做了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癌肿位于横结肠靠近肝曲的部位。前不久我给他实施了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康复出院。而该位患者的父亲也是我的病人,罹患直肠癌,因肿瘤较大较固定,正在门诊接受术前放化疗,准备经放化疗待肿瘤缩小、降期后再做手术。

一古一今,一位女裁缝一位小伙子,他们的家族都频频受到癌症幽灵的侵扰,似乎都躲避不了罹患癌症的命运。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可恶的幽灵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实,它的名字叫“林奇君”—林奇(lynch)综合征,以前也叫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

那么,什么是林奇综合征?这还得从基因说起。提到基因,很多人感觉这个领域很神秘。那到底什么是基因呢?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都分别来源于父方和母方。这23对染色体是人体全部遗传物质的载体,我们从父母遗传的性状(比如身高,眼睛大小等),都是由染色体上携带的遗传物质传递的。染色体上决定性状(身高、眼睛大小、肤色等)的遗传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发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都是经由基因的传递,从而使后代获得父母亲代的特征,我们称之为遗传。子代可以遗传父母的基因,基因作为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决定了遗传性状,比如:肤色、身高、单眼皮或者双眼皮。基因不仅可以决定外貌的遗传,一些疾病也会通过基因从父母遗传到子女,比如:血友病、镰刀型贫血等单基因遗传病;在一些癌症中也存在遗传基因致病,像乳腺癌、大肠癌等。

在大肠癌诸多遗传现象中,有一类遗传性大肠癌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能准确地筛查出致病基因缺陷,并能够准确地预测患者后代或亲属患大肠癌的概率,能指导患者及家属征对性地开展预防。这就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一类特殊大肠癌—林奇综合征。它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仅占全部大肠癌的5%-15%。林奇综合征不仅发生大肠恶性肿瘤,也可发生子宫内膜癌、胃癌、卵巢癌、小肠癌、输尿管和肾盂癌、脑癌、胆管癌、皮肤癌等肠外恶性肿瘤。相对于散发性大肠癌,具有发病年龄早、同时或异时多原发大肠癌(即在大肠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癌变)发生率高、家族成员肠内外恶性肿瘤发生率高等临床特征。遗传因素在林奇综合征发生中具有决定性因素,及时诊断林奇综合征并进行家系调查,对降低患者及其家族中大肠癌、子宫内膜癌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的发生率、死亡率意义重大。

如果您的家族里有人得了大肠癌,请不要恐慌,不要轻易扣上“林奇综合征”的大帽子,其实80%以上的大肠癌还是散发性的,只有少数是”林奇君”在作祟。那么,怎么知道是否是林奇综合征呢?关于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先后提出多个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是阿姆斯特丹标准-Ⅱ,也被称为“3-2-1-0”标准,即:1、至少3个家系成员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大肠癌、子宫内膜癌、小肠癌、输尿管癌或肾盂癌),其中1人应为其他2人的一级亲属;2、至少连续2代受累;3、至少1人诊断时年龄低于50岁;4、应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当然,确诊林奇综合征还需经分子遗传学检测(即基因检测)发现致病性种系基因突变。随着对林奇综合征的研究逐步深入,学者们认识到林奇综合征主要有四种基因缺陷造成的,这四种基因分别是MLH1、MSH2、MSH6、PMS2,它们在医学上被称为错配修复基因(MMR)。那么,错配修复基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人体的细胞处于不停地分裂、增生、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也不断复制并传给子细胞。但是上帝总喜欢和人类开个玩笑,在DNA复制的过程也会出错,使子细胞获得错误的遗传信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永远都是相生相克的,当DNA复制出错时,错配修复基因就会站出来,表达出错配修复蛋白对错误复制的DNA进行“纠错”。因此,MLH1、MSH2、MSH6、PMS2这四个错配修复基因是人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的纠错“警察”。但是上帝还是要和人类开玩笑,这四个基因也会出现遗传缺陷,导致错配修复蛋白不能表达或表达减少,DNA复制过程中的纠错“警察”会严重缺员,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会不断传给子代细胞并不断积累,最终启动子代细胞的癌变过程,人体就会患大肠癌、子宫内膜癌等林奇综合征相关性肿瘤。

由于人们已认识到林奇综合征的本质在于MLH1、MSH2、MSH6、PMS2四个基因的遗传缺陷,基因诊断已成为林奇综合征的“金标准”。国际上由多家癌症中心组成的两大癌症诊断治疗权威机构NCCN(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ESMO(TheEuropeanSocietyforMedicalOncology,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制定出林奇综合征基因的诊断指南。该指南强调所有70岁以下新诊断的大肠癌患者都要纳入林奇综合征基因筛查,并经过免疫组化、微卫星不稳定(MSI)初筛,再进行甲基化检测,仍不能排除基因缺陷的,就进入MLH1、MSH2、MSH6、PMS2基因筛查。如果您检查出基因缺陷,就要开展家系筛查,即您的所有亲属都要针对相应的基因缺陷开展检查。

上面提到的小伙子手术成功出院后,在我的建议下,抽取约10ml静脉血花费约元,接受了先进的基因检测,果然发现错配修复基因MLH1突变(为移码突变),确诊为林奇综合征。

如果您检查出MLH1、MSH2、MSH6、PMS2四种基因中某基因缺陷,您可能想知道以后有多大可能患癌症?患什么癌症?NCCN大肠癌筛查指南曾发布关于四种基因缺陷患林奇综合征相关性肿瘤的可能性:MLH1/MSH2基因缺陷患癌可能最大,有40%~80%可能患结肠癌,25%~60%可能患子宫内膜癌,此外也有一定可能患胃癌、卵巢癌、胆道系统癌。而这四种基因缺陷所发生的癌以结肠癌、子宫内膜癌最为常见。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即家系筛查)检查出了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也知道自己有很大可能性患癌,岂不陷入担心得癌的恐惧之中?其实大可不必。虽然上帝喜欢和人类开玩笑,制造出基因缺陷,但所谓人定胜天,人类在与大肠癌的斗争中也逐渐认识到林奇综合征的本质,也掌握了这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常做肠镜:对于携带上述基因缺陷的林奇综合征,NCCN建议在20-25岁开始肠镜检查,或者如果其家人在20-25岁前患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则应在最早诊断此疾病年龄的前2-5年开始检查肠镜,而且每1-2年进行一次检查。这里为什么要强调1-2年检查一次肠镜呢?因为学者们发现一般散发型大肠癌由腺瘤到癌变的过程一般需要8-10年,但林奇综合征相关基因变异者这一过程仅2-3年。1-2年的时间间隔可以保证在腺瘤癌变前给予及时处理,即在肠镜下切除腺瘤,避免大肠癌的发生。

2、妇科排查:同时对于确诊的林奇综合征妇女,基于个人意愿,在没有生育要求的情况下可严格按照NCCN指南的推荐,考虑预防性子宫切除和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如果患者不愿预防性手术,则建议25-35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阴道超声检查以及CA筛查。

3、其他系统排查:同时NCCN建议从30-35岁开始每3-5年检查一次胃十二指肠内镜以排除胃癌,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尿液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肿瘤,从25-30岁开始每年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如果您没有检查出上述基因缺陷,就按一般人群体检即可。

因此,即使您检查出错配修复基因缺陷,也不必要陷入恐慌之中,只要做到针对性的定期、全面的检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林奇综合征的发生是完全可以的。基因筛查的意义正在于给林奇综合征的家人建立“预警”,提示有较高可能患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做好疾病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通过一个简单的检测就能让整个家族远离绝症。好莱坞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Jolie)检查出乳腺癌基因缺陷时,为了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她选择了预防性切除双侧乳腺切除,这一勇敢行为也得到了美国民众的认可。人类对疾病的恐惧来自无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更多疾病的基因面纱将被揭开,基因检测将逐步褪出神秘的色彩,和X光、内镜一样成为伸手可及的检测手段,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xj/9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