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伴随着美台挑衅加剧,我方回击也必然升级
18、19号解放军连续两天从三个方向,飞近台湾本岛
根据央视军事报道
我军由西南空域,北方空域,西北空域三面抵近台湾本岛,对台湾形成“包围之势”
对此台湾方面也紧急升空F16战机进行拦截,画面捕捉到台F16升空时,挂载实弹,为美军AIM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似乎是想玩真的。
随后双方战机在空中喊话
台机飞行员喊:
位于台湾西南空域
高度公尺的军机
注意!!!
你已进入我ADIZ
影响我飞航安全
立即回转脱离
(ADIZ,台湾所谓防空识别区,也就是他们认为的所谓“海峡中线”)
对此解放军回应:
没有海峡中线!
根据报道,光18号一天,台战机就紧急升空17批次,对于解放军战机喊话广播的次数,4小时喊了24次。
这都创下大陆与台湾“军事交流”以来的最高频次和最高纪录。
但显然解放军根本不搭理“台军机”所谓的“不断喊话”,解放军战机距离台湾本岛最近距离,仅仅只有60公里。
按照歼-11的最大马力,2.2马赫来算的话,大概只需要80秒就能飞临台北上空,从蔡英文头上飞过去。
大陆和台湾的摩擦频次不断升高,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全世界都在看会不会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台湾非常怕打这第一枪,它这“第一枪”其实也是“最后一枪”,怕大陆趁着这第一枪,把台湾给统一了。
可台湾武器装备的良率真的不行。
前两年台湾“熊三导弹”因官兵的违规操作,居然误射而出,击中正在台海捕鱼的台湾渔船,造成一死三伤。
台湾误射的“熊三飞弹”
所以虽然台湾当局绝不敢打第一枪,但他的训练和武器保养,可能会让他不小心打出这“第一枪”。
也就是所谓的“擦枪走火”,最终引爆“统一之战”的打响。
从历史上来看,大战爆发的点都是偶然,但大战爆发的基础,则全是必然。
也就是说,当战争的大环境被满足后,会不断的出现一个又一个火星,尽管当事双方都在努力的扑灭这一个个火星,但总有那么一个火星会飘起来,引爆整个火药桶
二
我这样讲可能各位还是不太了解,我们可以拿一战来举例,那场战争,就是典型的双方都在努力扑灭“擦枪走火”的火星,但总有一颗火星会飘起来,引爆一场大战。
谁都知道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颗火星,是年6月28号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当时强大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索菲亚王妃视察古城“萨拉热窝”。
斐迪南本来没资格继承王位,但他表哥殉情自杀了,让他有机会上位,而斐迪南的妻子索菲亚王妃出身低微,是个女仆。
因为出身低微,索菲亚在皇室中饱受歧视,舞会必须最后一个入场,皇家出行不能同坐一辆车。
当时爱妻子的斐迪南,为了帮老婆散心,决定带他去巡视距离奥匈首都偏远的古城“萨拉热窝”。
年6月28日,两人来到萨拉热窝,这一天更是他们“贵族和仆人”通婚的14周年结婚纪念日。
对斐迪南夫妇来说,这是一次远离烦人皇宫的度假纪念之旅,但在塞尔维亚族人看来,皇储来视察萨拉热窝,还观摩军演,检阅军队,那就是赤裸裸的民族挑衅。
奥匈帝国中的塞尔维亚族人对奥匈帝国的野蛮统治恨之入骨,经常组织暗杀奥匈帝国官员的行动,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但这次塞族青年成功了。
青年“加夫里洛”用一把M手枪向皇储和王妃连开7枪,两人当场死亡。
现在我们看起来,萨拉热窝刺杀似乎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但如果你生活在年的话,会发觉这事并没有那么重大。
你更不会想到,这起刺杀事件,居然会成为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是一个民族、阶级、国家矛盾充分酝酿的年代,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整个战争的大环境,已经满足了。
贵族和官员被暗杀在当年算不上特重大新闻,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亚历山大二世一辈子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暗杀十几次
年,日本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被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刺杀。
类似的大小官员和贵族被人刺杀,在那个年代频繁发生,而且那位被刺杀的奥匈皇储“斐迪南”,他本就是个不受皇室欢迎的继承人。
他不是当时的奥匈皇帝约瑟夫一世的亲儿子,约瑟夫只有一个亲儿子,因为殉情自杀了。
约瑟夫一世在亲儿子死后没办法,才把弟弟的儿子拉过来当皇位继承人。
也就是说约瑟夫一世是斐迪南皇储的叔叔。
而且斐迪南娶了女仆当王妃,让整个皇室颜面无光,本就不讨皇室喜欢。
所以你说,这么一个人在那样一个时代被刺杀了,你觉得他可能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吗?
但事实就是,他能。
当战争大环境满足后,千百颗火星飘起来,总有一颗是能点燃炸药的。
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十几二十年里,发生过太多比“斐迪南被刺杀”严重的多的危机事件。
年,世界两强“英法”爆发“法绍达危机”
当时正是列强们的“新帝国主义”迈入高潮的时期,英法两国展开激烈的“瓜分非洲运动”,也就是殖民非洲竞赛。
法国殖民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科特迪瓦、塞内加尔等地。
英国殖民了埃及、南非、津巴布韦、英属苏丹、苏伊士运河等。
当时的殖民地图,法国蓝色,英国红色
反正就是欧洲列强们瓜分非洲,大家抢啊。
那在抢的过程中,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在东苏丹的法绍达,利益相撞了。
法绍达,图上红星位置
当时法绍达是贸易运转的一个关键节点,英法两国都视其为殖民地的重要利益。
法国远征军少将“马尔尚”带领军队赶去保护法属马绍达地区,而英国炮艇舰队的官兵则将法绍达要塞团团围住,双方剑拔弩张,英法的殖民地大战一触即发。
紧张对峙的情况不断在伦敦和巴黎的新闻报纸,以及大街小巷上传播,双方都指控对方是赤裸裸的扩张主义和侵略主义。
两国都开始积极的动员备战,准备开干。
一颗巨大的火星,从非洲法绍达飘起,大战看似这个月,这星期,甚至这天就会发生。
但是法国新任的外交部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脑子很清楚。
他明白英国海军比法国强大得多,法国海军装备低劣且组织不善,两国真的开战,法国没有胜算。
更重要的是,法国必须要维持与英国的友谊,因为法国需要面对的更大冲突,是来自于东面的德国。
这时候与英国发生殖民地战争,对法国来说毫无意义。
就是这样一位脑子清楚的外交部长,说服了法国高层和军方,在法绍达对峙了整整两个月的英法军队,最终以法国政府低调撤军而解除危机。
一场大战的火星被脑子清楚的外交部长给扑灭了,但在战争的大环境已经满足了的背景下,一颗火星被扑灭,还会有千百颗火星飘起来。
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舰队奉命出发准备驶往东方,航行途中一名在海上干走私的走私贩子向俄军提供重要情报:
称日本海军在多格尔沙洲埋伏了一支强大舰队,准备袭击俄国海军
多格尔沙洲,位于北海,图上红框位置
俄国舰队随即提高警惕,几天后当俄国军舰驶近位于北海的多格尔沙洲时,海上大雾弥漫,前方突然出现许多船只黑影。
俄舰立刻下令开火,一顿乱射中数艘船舰被击沉。
可当大雾散去,俄国人却发现击沉的全部是在这附近打鱼的英国渔船。
击杀英国渔船,让本就紧张的英俄关系急剧恶化。
当时英国和日本是结盟的,日本听说俄国击沉英国渔船,那是喜出望外,恨不能把英国也拉下水一起打日俄战争
但与此同时,英国国内还有另一派声音占据主流,英国媒体大肆宣扬,这是德国放出的离间消息!
是德国间谍告诉俄国,说日本埋伏了一支舰队要袭击俄国军舰,这才导致事件发生。
这背后的一切,都是德国人的阴谋!德国要把英国给脱下水。
毕竟当时,英国人视德国为最大威胁。
误击事件发生后,俄国沙皇不顾国内鹰派的强烈反对,以皇帝名义向英国发出了道歉函,并且同意赔付一笔钱以安抚死难者。
俄国认怂了,英国没有再计较俄国,而是将炮口对准了德国,英国人深信,是德国在背后挑拨离间
英国国内的民怨越来越往德国身上涌,德国就是英国的首要敌人
英国于年12月,直接扣押了多艘给俄国舰队提供燃煤补给的德国运煤船。
同时英国内政大臣警告德国,一旦爆发英德战争,皇家海军会在你们从报纸上读到宣战消息之前,就把你们击溃!
英德大战论一时之间甚嚣尘上,英国将突袭德国,类似的战争恐慌情绪,一直持续到年。
但最终多方还是相当克制,一次误击事件,认怂的认怂,不出声的不出声,虽然两国百姓看似剑拔弩张,但这颗火星也算是没引起大的波澜。
四
年,又一颗大火星飘起,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
自从德皇威廉二世,悍然公布了他所谓的“世界政策”后,欧洲的战争阴云,就浓密了。
德国公布的“世界政策”的核心是:
“德国必须拥有太阳下的一席之地”。
简单讲就是,德国也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这世界不能被英法给瓜分了。
在“德国必须崛起,必须开始对外扩张备战”的国策大转变中,德国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发展德意志海军。
要求打造一支实力可以和英国皇家海军相抗衡的新时代海军。
德皇这样改变德国国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发了各国间的军备竞赛。
德国想要赶超英国,那英国也拿出大笔经费来扩充军队,两国争相建造庞大的“无畏战舰”
那么花了这么多钱扩军备战,德国总该出去试试手吧
于是年7月1日,德国黑豹号战舰来到摩洛哥的阿加迪尔港口,以此来宣誓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英国一看,德国居然跑到摩洛哥来“宣誓主权”了,英国将它视为,德国要把摩洛哥港口变成德军在大西洋的基地。
但实际上德国的举动不光是针对英国的,更是针对法国的。
20世纪初,摩洛哥爆发了多起反对君主和法国的大型抗议活动,法国于是借着平乱的借口,又占领了大片摩洛哥土地
(但根据之前签署的阿尔赫拉斯协议,法国曾向德国保证摩洛哥的独立地位,法国不会再侵占摩洛哥土地。)
法国的出尔反尔让德国大为不满,因为德国也看中了摩洛哥,于是德国要求法国吐出一部分被侵占的摩洛哥领土。
为了让法国看看德国的决心,德国才派出黑豹号战舰到摩洛哥的。
就军事实力上来讲德国是比法国强大的,但是法国很明白英国忌惮德国的崛起,所以英法必须成为朋友,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同仇敌忾。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爆发后,德国国内的战备情绪高涨,人民狂热于德皇的“世界政策”
如果德国能拿下摩洛哥,那就等于是打开了通往大西洋的重要出海口。
德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爆棚,期盼着给法国一点教训。
而法国则紧紧拉着英国,之前在“法绍达危机”时,法国就是考虑到自己最主要敌人是德国,于是在东非殖民地让步了,选择低调撤军。
这回摩洛哥危机爆发,法国再次找到英国,英国也出于自身利益表示,坚决支持法国。
英国直接发了外交信函给德国,明确告知德国,如果德军登陆摩洛哥,那就等同于对“英法宣战”。
德国不敢对英法宣战,于是只是将部队调集到海上,并没有登陆摩洛哥。
随后多方展开外交谈判,从7月一直谈到11月,这期间战争的紧张情势笼罩着整个欧洲,全世界都在看,英法德会不会因为摩洛哥危机而打起来。
一旦谈判失败,欧洲大战就会立刻爆发。
但是在经过一场场成功的外交斡旋后,这一颗极可能引爆战争的大火星,还是被以外交方式扑灭了。
最终三方达成协议,德国军舰撤出摩洛哥,同时法国割让“法属刚果”的一片土地给德国,以换取德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
这不是一份让双方都满意的协议,但却是一份化解危机,扑灭战争火星的协议。
法国人认为:我们凭什么平白无故的割让殖民地给德国?这是对于德国的磕头外交,法国政府太软弱了。
德国人认为:我们搞了那么大阵仗,摆了那么多军队和武器装备,结果TM的就放了个哑炮?就换来法属刚果那么一片不毛之地?法属刚果有什么?屁都没有。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就此结束,基于双方的理性和出色的外交工作,世界大战没有在年就爆发。
五
稍微看一下当时的历史纪录,就会发现类似的危机是不断发生了,随后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和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也差点将欧洲和世界卷入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虽然各种纷争不断,但是大国间的外交沟通管道畅通,成熟有远见的,不受民意绑架的外交官们出色完成外交任务。
火星不断冒出,又不断被扑灭,让大战的危机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拖延。
但,仅仅是拖延。
因为在千百颗火星中,总有一颗你没扑灭。
可能还是最不起眼的那颗。
一战的火星,萨拉热窝刺杀发生后,当时都没有人认为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远不像我们今天人所想的,暗杀了一个皇储,天崩地裂了。
那些年比这更大的事发生了太多太多。
奥匈皇储被杀后,英国正忙着处理爱尔兰独立问题,爱尔兰议会党挑动权力下放,强烈抵制新教徒聚居的地区被天主教会支配。
爱独问题,是英国当时最关心的事
英国政客:什么?萨拉热窝死了个皇储?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而俄国沙皇的焦点全在他年仅10岁的儿子阿列克谢身上
沙皇一家旧照,前面四个生的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才生了儿子作为继承人
但沙皇儿子患有血友病,身体非常虚弱,萨拉热窝事件发生时,沙皇正在乡村的皇家庄园里陪着奄奄一息的孩子
你说这样子的沙皇,会关心遥远的萨拉热窝发生了一起暗杀事件吗?
至于当事国奥地利皇帝,对这个皇储(侄子)的死,表现出的是带有幸灾乐祸般的伤心,这个侄子太叛逆,不光不听劝的周游世界,更娶女仆为妻,弄脏了高贵的皇室,他的死也许不是坏事。
年6月28日,皇储被暗杀,到了7月中旬,在大半个月的时间里,整个欧洲都是平静的,没人认为皇储被暗杀会掀起一场世界大战。
之前的诸多重大危机(法绍达危机、多格尔误射、两次摩洛哥危机,两次巴尔干危机)这些大得多的危机,都通过各国畅通的“外交沟通渠道”,解决了。
这回皇储被暗杀,又怎么可能会将危机引爆为全面战争呢?,通过外交沟通渠道解决就行了。
然而当各种危机足够多的时候,总有一个危机会发生一连串的偶然事件,让所有外交沟通管道都失灵,使各方产生误判,最终爆发全面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皇储被暗杀而引爆,这绝对是偶然。
但是,当整个战争的大环境被满足后,战争的爆发就是必然的。
也就是你能扑灭千百颗火星,但是只要产生火星的大环境不改变,总有一颗火星会引爆全面战争。
六
目前中国所面对的三方面危机,一个是美国(南海),一个是印度(西南边疆),一个是台湾
从当前紧张的地缘政治态势来看,战争的大环境正在逐步满足,你已经无法完全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了。
有人问,战争什么时候爆发?以什么形式爆发?
这恐怕没人会知道
但是告诉你了,当战争大环境被满足后,总有一颗火星是我们扑不灭的。
中国和美国之间,中国和印度之间,也一样有着非常成熟和行之多年的外交沟通管道。
这半年里,中印之间的边界冲突,就是通过外交管道一次又一次化解的,一颗又一颗可能引爆战争的火星被畅通的外交管道,和双方的外交家给扑灭了。
但是在台湾方面,这样的沟通管道正快速消失。
过去两岸间有官方的沟通管道,也有非官方的私底下的管道
但是蔡当局上台后,一面倒的倾向美国,致使两岸官方沟通渠道全面停摆,两岸交流也全部停止。
这是极其危险的,更是容易造成误判的,尤其是当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升级,战争的大环境持续形成时,总有不可控的事情发生。
一旦哪次真擦枪走火了,一场战争旋即就可能爆发。
战争,他是突然爆发的
不会有人告诉你,X年,X月X日,开战!
当战争爆发时,普通人又该怎么办呢?
是抛掉手上的投资,还是赶快买入军工股?
有钱人是立刻筹划移民,还是坚定守在祖国?
大炮一响,何止黄金万两,这何止是钱的事,更有一连串难以预料的事发生。
当战争的大环境被满足后,会飘起千百颗火星。
而其中总有一颗,是你扑不灭的。
微观系列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