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情侣看起来很相爱,背地里连免费婚检都

大家好,我是田静。

婚检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随着年轻一代婚恋观念的改变和03年取消强制婚检后,年轻群体去做婚检的越来越少。

有的认为婚检这事儿太伤感情了,查出点毛病,婚是结还是不结。还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害怕体检,所以一切行动指标就是能不体检就不体检。

但事实上,婚检在两个人准备结婚前,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是可以排查出传染性疾病,二是可以检测出,双方是否有不适宜生育的疾病。

很多人身体明明很健康,结婚要孩子的时候,才发现胎儿患有遗传性疾病。如果在婚前积极配合婚检,就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此类事件发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对双方和下一代都利的决定。

我的一个朋友,前几天兴致冲冲的跟我说,她要去做婚检。做之前也是紧张的不行,害怕检测出什么毛病,但是转念一想,婚检其实是对双方的负责,如果两个人发展到要谈婚论嫁的地步,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事后,她跟我说,婚检真没那么可怕,而且也的确很有必要。我们一致认为,国家对婚检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导致很多人不知道、不理解婚检。

我让她把自己婚检的经历写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理性看待婚检,打消不必要的疑虑。

作者:小北

自由撰稿人

两个多月前,男友(现在的老公)突然问我:咱们要不要去做一个婚检?

我没有半点迟疑地回答:好啊。

我和男票是同乡,两家父母又是朋友。基于我们对彼此的了解,我认为检查通不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得知北京婚检免费,我做婚检的唯一顾虑也被打消了。

于是我们就大手牵小手,高高兴兴地走进了北京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我从许多报道得知,自从年国家取消强制婚检,国内的婚检率一落千丈。就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婚检率也从将近%,变成只有10%。

与此同时,北京婚检的疾病检出率翻了两倍——检查的人少了,查出来的病却多了。

现在,虽然全国许多地方拿出元每对情侣的财政成本,大力推行免费婚检,但真正参与婚检的人少得可怜。

我也问过很多已婚的好朋友,她们无一例外都没做过婚检。

当我继续追问,为什么不做婚检时,她们说出了很多顾虑:

「怕影响我们的关系」

「公司有免费体检,不用再做婚检了」

「不知道婚检怎么做,去哪里做」

「担心泄露个人隐私」

……

我由此想到,分享一下我经历的婚检,或许可以解决大家的疑问。也许北京的婚检流程不足以代表全国,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为什么人们不敢要求另一半做婚检?

在我身边的许多人看来,婚检做与不做,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所以不该做。

假设你们都没问题,提出婚检只会让对方难过,因为你明摆着不够信任对方;假设某一方有问题,那就更难办了:万一检查出来有问题,这婚是结还是不结呢?潜台词是:如果两个人想在一起,婚无论如何都是要结的。

但实际上,如果担心结果有问题,婚检恰恰是对婚姻最大的保护。曾见过许多案例,很多人婚前没看到问题,婚后追悔莫及,和曾经发誓要共度一生的人打官司,闹得鸡犬不宁。在这些案例里,坚持不做婚检的一方,反而给彼此造成加倍的伤害。

更遗憾的是,如果双方做了婚检(或是在首次性行为之前,就彼此开诚布公),很多问题是可以通过医疗手段解决的。

比如,在以上案例中,传染病患者的伴侣,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服用HIV暴露前预防药物,避免自己被传染;携带伴性遗传病基因的人,可以通过性别选择,降低后代的遗传病率……

要知道,医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疾病都已经不会妨碍患者的日常交往、结婚生子。比起一味逃避婚检,学习和应对这些疾病,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二、平时有做公司体检,可以不做婚检吗?

1、婚检都查哪些项目

完成婚检之后,我俩有领到了一份《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里面有一页清楚写明了北京有哪些免费的婚检项目。

摘自:《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

抛开询问病史、婚前卫生咨询这些「软性」检查不谈,婚检中男女双方都要做的检查有8项:

1项体格检查:除了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常规体检项目,还有生殖系统检查

4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检测、乙肝检测

1项影像检查:胸部数字化摄影

2项病毒筛查:梅毒抗体测定、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

女生一方,还需要加做一个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滴虫和假丝酵母菌。

除了以上免费项目,医生还会根据你的个人病史或现场检查结果,建议加做其他项目,这时就需要额外付费了。

比如,妇科检查环节,医生问我平时体检有没有做过盆腔彩超,如果没有,建议我做一个,辅助判断子宫、附件的情况。

婚检当天的体检表中,有一部分是加选项目

看个大概后,你可能会发现,免费婚检中的很多项目是常规体检也做的,比如「体格检查」、「血常规」和「尿常规」等等,那么:

2、平时做的常规体检,可以取代婚检吗?

好奇心驱使下,我索要了闺蜜的体检报告单,和婚检项目做了对比。她在一家强企业,提供很多员工福利,包括免费的年度体检。

对比后发现,相比常规体检,婚检还多了针对三项传染病的检查,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这三种传染病都可以进行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

如今人们开始拥抱多元的性观念,并享受「约炮」,「网上相亲」和「闪婚」等新型婚恋方式带来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也有一定副作用:你很难对伴侣的健康状况知根知底。

而婚检这种方式,能帮人们尽早发现不少问题。根据浙江瑞安市婚检中心的数据,年婚检的疾病检出率是33.80%,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占婚检人数的6.5%。

所以,就算平时有做体检,仍然有必要做一次婚检,检查三项传染病的情况。如果不做婚检,也可以补做一个「输血前四项」,即医院输血之前的四项常规检查,包括梅毒、艾滋、乙肝、丙肝等项目。

对于那些平时很少体检的筒子们,婚检等于一次免费体检,不做白不做啦。

三、婚检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身体方面的准备

①为了不影响妇科检查和一些常规的化验结果,女性应该避开月经期,最好在月经干净3天后参加婚检;

②婚检前的2~5天,应暂停性生活,这样生殖系统检查的结果会更准确;

③婚检前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④婚检前一天,清淡饮食,禁烟禁酒;

⑤婚检当天早晨要空腹,检查前至少禁食禁水8小时。

2、查询婚检地点

可以做婚检的单位,一般是双方户口所在地的医院。

根据我做婚检领到的《北京市母子健康手册》,北京市一共有17家婚检单位。

3、准备材料

直到前一天晚上,我们也没搞清楚要带哪些材料,只有求助于网上的攻略。

似乎全国各地的婚检没有统一操作规范,大部分攻略说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和3张1寸免冠照片,个别提到要双方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抱着有备无患的态度,我们带齐了除《证明》以外的所有材料,但婚检那天只用到了身份证和寸照。

考虑到北京不能代表全部地区,建议大家事先打电话询问婚检单位,以官方说法为准。

三、婚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整体来说,这次婚检给我的感觉还是很温馨的。负责婚检的体检科,门牌都刷成了粉红色,门口还放了一张海报,告知婚检的大致流程。

我们没怎么排队,就进了体检科。简短说明来意之后,女大夫要求出示身份证和寸照,然后给我们打印了两份表格,男女各一份。

等我们填完表格里的个人基本信息,婚检就正式开始了:

把这张表格都填满,婚检就搞定了!

1、病史询问

①家族遗传病史、婚配史和疾病史

在体检科办公室,医生询问了我们的家族遗传病史、婚配史和疾病史,期间她没看我们一眼,只是一边提问,一边飞快地填表。全程还用不到一分钟。

出于好奇,我后来有咨询过广东妇幼保健院的齐医生:如果只是口头询问家族遗传病史,但当事人对此不清楚,或者有意隐瞒,医生会怎么应对?

齐医生告诉我:一方面是依赖于临床症状,比如小两口有一方经常出血不止,皮下瘀斑,就会考虑给他们同时做血友病基因检测;另一方面,当实验室检查提示异常,医生也会继续追问,比如针对红细胞平均大小异常,可能会建议做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

总之,询问遗传病史只是为了形成初步判断。小两口还需要做有针对性的检查,才能进一步明确遗传病风险。

②月经史、婚育史和孕产史

紧接着,医生让我去妇科诊室。妇科诊室的谈话是一对一的,大夫问了几个类似于“月经是否正常”“有没有过性生活”的问题,填完了“月经史”“婚育史”“孕产史”等部分(上图红框中的内容)。问完就吩咐我爬上躺椅,摆好姿势,准备做妇科检查。

曾在知乎看到很多人问,婚检会不会泄露曾经有堕胎?

为了回答这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我特地请教了齐医生。

她告诉我,询问女方的孕产史是必须的,但也有义务保护个人隐私。如果女方要求保密,体检医生不会记录下来,也不会告诉其他人。

但要注意的是,假如女方要求保密的是不良孕产史,比如之前生下过缺陷患儿,医生也承担保密义务,但医生一般会建议再做一下相关的专科检查,进一步评估生育风险。

我还从她那里得知,妇科医生做检查时,可以从宫颈口状态判断是否有过分娩,所以女孩们没必要对自己的孕产史遮遮掩掩,妇科医生们专业的眼光早已洞悉一切。

2、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胸部摄影

这个过程和公司体检类似,只需按部就班完成,没啥太多攻略可讲。主要技能点就是和男票默契配合,分头排队,合理安排好时间。

比如,第一个先做抽血,再去一层小卖铺整点零食,安抚一下饥饿的肠胃;如果排队查X光的人很多,就让男票先去拿个号……诸如此类。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当天保健院人不算太多,我们用了大约2小时搞定所有必选项目。

交完表格,医生发给我们一张通知单,上面写着一周后领取婚检结果,还强调「必须由本人领取」。如果委托他人领取,必须出具亲笔委托书。

四、婚检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关于传染病

婚检单位也会对患者的病情保密。如果一方检查出梅毒、乙肝或HIV阳性,医生一般不会告知患者配偶,而是先告知患者,再由患者自行决定要不要告诉配偶。针对艾滋病患者,国家更是有专门的法律,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更让人担忧的,不是患者的隐私泄露,而是患者伴侣的健康问题。

曾有一起新闻:河南一对年轻夫妇去做婚检,医院已经查出妻子疑似感染艾滋病,可当丈夫询问医生情况,医生却表示「一切正常」。

于是两人发生了性行为。过了两个月,妻子告诉他:疾控中心打来电话,她已被确诊为HIV阳性。

丈夫随后也去做了检查,同样被确诊为阳性。

在我看来,这正是婚检最不合理的地方。医生可以向不相关的人保密,但伴侣和患者亲密无间,怎么能被排除在外?如果患者出于害怕,不敢向伴侣坦白病情,伴侣就有被感染的风险,那么婚检的意义在哪里?

因为男票请不了假,婚检一周后,我带着他手写的《委托书》领了两份婚检报告。

那天,很多夫妇都早早地去排队等结果。等了大概半个小时,我进了体检科小屋,医生微笑着找出我们的婚检报告,然后一项项地为我解释。

说到最后,一切良好,「只是都没打过乙肝疫苗,建议打一下。」给了我一本《北京母子健康手册》,以及我俩各自的《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就放我走了。

回家路上,我翻了翻这个粉红色的小本子,里面有避孕指南、性病科普,以及很多我早已掌握的知识。给新婚夫妇发放一本手册,看似温馨,实则鸡肋——性教育不是一本手册能搞定的。如果父母没有提供性教育,couple们又不主动学习这些知识,等到要结婚了才临时补课,那不是已经晚了吗?

后来,我转念一想:有一本手册终归是好的,那些没有性教育,没有做婚检,甚至连一本手册都没有的人,又可以期许怎样的婚姻生活呢?

田静后记: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中国作为出生缺陷儿高发的国家之一,背后的数据不免让人触目惊心。中国每年的缺陷儿出生人口达80~万,意味着每30秒就会有一个缺陷儿诞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缺陷儿痛苦一生的问题,更关乎于其生命背后的家庭命运。如果婚前积极参加婚检,及早排查遗传性疾病,在医生的帮助下优生优孕,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发生。

强制婚检的取消,不是否认婚检的重要性,而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生而为人,我们有权利决定自己是否结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这属于进步。

但为了捍卫权利,我们也应该学会担负起自己肩上的责任,对爱人负责、对新生命负责、对家庭负责。

婚姻是基于两个人对彼此信任后作出的选择,如果不能做到坦诚相待,婚姻就失去了意义,变成了孕育谎言的温室,最终的痛苦一定会是自己的。

近几年,关于恢复强制「婚检」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养成「婚检」的意识,「婚检」归根结底是对自己负责的事儿,「强制」是最后的选择。

为了让姑娘们住的更放心

我们做了个安全门挡

给出差旅行独居的美少女们多一份安全感

往期文章推荐:

参考资料

1.婚检自愿却不能免因为检出疾病的真不少

2.婚检查出艾滋,医院向配偶隐瞒病情

3.婚检女友查出疑似艾滋被隐瞒小伙婚后被感染

4.别把「婚检」当儿戏,否则知道真相时就已经晚了……-六层楼的文章-知乎

5.婚检:选答题还是必答题?(图)

6.如果你有结婚的打算,千万要记得做这个检查,知乎日报

7.爱Ta,你一定要做这件事儿~

8.婚前检查项目指南

9.调查显示:63.2%受访者认同婚检是对自身及家庭负责

10.去年北京市婚检率仅为10.43%

11.中国每年新生缺陷儿约90万例专家呼吁加强婚检孕检

12.婚检瞒天过海婚后病情发作这样的婚姻有效吗?

女孩别怕田静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请让我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daoyanazz.com/yyxj/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