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杨丽萍因为至今无子女被人嘲笑人生没有价值;秦岚因“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而上热搜;马伊琍谈“卵子价值”和“阴道哑铃”而遭人议论……
女性问题或者子女问题,一直都是当下社会的焦点。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因为女性地位上升,敢于为自身独立价值发声,不甘于沦为生育机器。另一原因是,许多人至今无法接受女性独立或男女平等观念。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社会上越缺乏什么,媒体越会提倡什么,因为现实中远远不够。
刘诗诗和朱一龙主演的新剧《亲爱的自己》中,女二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就因此与婆婆有一场闹剧。
剧中婆婆说:“女人能干是假能干,男人能干是真能干……”
还给张芝芝熬了求子妙方,逼着张芝芝喝下,希望她能生个能干的。
张芝芝不愿喝,二人争执不小心将药撒在地上,婆婆就一脸哭腔地抽自己的脸,说着:都怪我,还不是为你们好!还有点药根儿,快去煎煎喝了……
也许这是许多家庭中都会有的情景,两个观念不同的女人,因为一个男人凑在一起。婆婆不认可媳妇工作的价值,觉得自己儿子才是真正的顶梁柱。还对孙子有一种执念,各种偏方都用在儿媳身上,似乎想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复制在儿媳身上。
这样的婆婆不好吗?她为你料理家事,照顾孩子,还下苦功夫找求子妙方,似乎一切都是为你着想。
但许多年轻人却不愿接受,因为这样的婆婆让儿媳感觉自己只是一个附属品,生育的机器,终其一生只能靠男人活着。似乎女人最大的底气就是有儿子……
也许这是许多家庭都存在的问题,老一辈对孩子有执念无可厚非,毕竟想要延续香火含饴弄孙没有错。在他们眼里,生孩子是一种义务而非个人权利。
但这位婆婆不仅是想要孩子,她是明确的想要孙子,并且心底里是轻视和怠慢孙女。
觉得一个月拿块养一个丫头片子太浪费。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出息了也是别人家的,孙女就让自己凑活带着,夫妻两个再要一个儿子。
而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则不愿意再要儿子,一方面真的养不起,另一方面也不想给女儿留下阴影——一种从出生就伴随的性别歧视。
现实中许多第一胎是女儿的家庭,第二胎不惜溜胎也要儿子。结果却是对女儿的轻视,与对儿子的溺爱。女儿逐渐边缘化,不受重视,接受因为是女孩子应该不受重视的暗示,心中逐渐没自信……
而儿子却出生就拥有优越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被寄予厚望。但女人能干真的是假能干吗?
中国曾经是男耕女织的社会,男性是家庭主要的劳动力,重视男性以及想要男孩子也是迫于生存选择。但当下处于知识型社会,男女区别逐渐消弭。
其实男孩女孩各有优势,但许多女性仍然对生男孩有执念,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社会观念的延续,一方面也是当下社会现实对男性更宽容。
在这种观念影响下,许多母亲将是否有儿子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标准。没生儿子就是自己没本事,是一辈子的耻辱。
许多母亲也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但当对别人说起:自己只有女儿时,却没有丝毫的底气,不知道这种观念何时能变。
这也让笔者联想起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纯真少女曹七巧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成为金钱的奴隶,而后却化身为封建势力的代表去压榨自己的儿女。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就像张爱玲的结尾一样,虽然曾经的封建社会已经成为过去,但这个故事却没完,封建思想却仍然在人们潜意识中。而社会变迁最难变的还是思想,这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虽然过程注定艰难……
女性歧视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女性自己瞧不起女性。
最后想说——每个女孩子都值得被期待!
你怎么看待剧中婆婆对孙子的执念呢?现在社会还有必要重男轻女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呀!
——END——
文‖
有温度亦有态度,期待与你相遇
往期经典回顾:
戏剧!肇事者竟是谭松韵小学同学,爱笑的松韵还回得来吗?
《浪姐》互撕白热化,万茜人设倒塌路人缘败光,谁是幕后黑手?
#阚清子发文反对重男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