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知识点选考频次
一、基础知识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分离定律
(1)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原因必考b加试b
首先,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授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且花冠的形状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第二,豌豆成熟后豆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第三,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必考b加试b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无论正交反交F1都是紫花,即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紫花(显性性状)。F2出现了性状分离,即出现了两个亲本性状:紫花和白花,且紫花与白花之比接近3: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
②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④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⑤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对分离假设的验证:
测交的概念:F1(Cc)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
测交的过程:见书上图。
测交的意义:测交后代的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可反映出F1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从而也可以测定亲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3)分离定律的实质必考b加试b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随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结果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一种,另一半的配子带有等位基因中的另一种。
(4)显性的相对性必考a加试a
根据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可将显性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完全显性: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红花ⅹ白花→红花
不完全显性:F1显现中间类型。红花ⅹ白花→粉红花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同时表现出双亲性状的现象。如AB血型的基因型为IAIB,其红细胞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这说明IA与IB这两个基因之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表现为共显性。如:红花ⅹ白花→红白条纹花。
(5)分离定律的应用必考c加试c
杂交育种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例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
F1:Aa自交---AAAaaa只要选出后代隐性类型即可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例小麦抗锈病性状的选育(AA)
让显性个体连续自交,在后代中淘汰由于性状分离出现的隐性个体,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医学上的应用------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做出推断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隐性遗传病)
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等
正常:AA、Aa(携带者);患者:aa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如:多指、并指等
患者:AA、Aa;正常:aa
(6)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科学方法必考c加试c
过程:提出问题→假说解释→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结果:得出分离定律
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2.自由组合定律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解释及其验证必考b加试b
遗传实验及结果
①亲本:纯种黄色圆形和绿色皱形
②F1的表现型:黄色圆形
③F2的表现型:黄圆、绿圆、黄皱、绿皱;比例为9:3:3:1
实验结果:
①不论正交、反交F1的表现型都为黄色圆形,证明两对性状中黄色对绿色显性,圆形对皱形显性。
②F2出现相对性状分离、不同形状之间自由组合,且亲本类型/重组类型=10:6。
③每一对相对性状之间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④两对相对形状的遗传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不同对性状之间的重组是自由的。
F2的表现型分析
①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
a.黄色:绿色=3:1
b.圆形:皱形=3:1
②两对性状的组合是随机的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①两对相对性状
粒色:黄色和绿色(由Y和y控制)
粒形:圆形和皱形(由R和r控制)
②亲本基因型为YYRR和yyrr,各自分别产生YR和yr一种配子
③F1的基因型为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形
④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与y、R与r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即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分别是YR、Yr、yR、yr,比例为1:1:1:1
⑤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为9种,决定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F2的基因型分析
①纯合子: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能稳定遗传)
②杂合子
a.双杂合子:4/16YyRr
b.单杂合子:2/16YYRr、2/16YyRR、2/16YyRR、2/16yyRr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法
①目的:验证子一代(F1)是否产生了比例为1:1:1:1的四种配子
②方法:让子一代黄圆(YyRr)与双隐性植株绿皱(yyrr)测交
③预期结果:测交结果应为1/4黄圆(YyRr)、1/4黄皱(Yyrr)、1/4绿圆(yyRr)、1/4绿皱(yyrr)
④孟德尔实验结果:黄圆55、黄皱49、绿圆51、绿皱52
⑤结论: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一致,说明F1黄圆(YyRr)确实产生了4种基因组成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必考b加试b
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也可参考教材P18最后一段)
(3)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必考c加试c
自由组合定律与育种
在育种实践中,可依据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原理,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具备双亲优良性状的品种(即杂交育种)
自由组合定律与遗传病
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不同表现型的夫妇双方其子代中各性状的重组类型及其出现的比例。如夫妇双方一方为多指患者,另一方为白化病患者,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可预测该夫妇所生子代中患多指、患白化或两病兼患或两病均不患的出现概率。
(4)活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必考b加试b
能将实验过程中的材料用具、操作步骤、比例等与生物体的器官、细胞、减数分裂、受精过程等相对应。(参考教材P13-15)
二、高考及高考模拟题
1.(17年11月24T)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15: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2.(17年11月28T)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0-4。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Ⅰ3和Ⅱ8无甲病家族史,Ⅲ7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1和Ⅲ4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1/3和1/16
B.理论上,Ⅱ3和Ⅱl4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6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
C.若Ⅳ1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推测Ⅲ8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Ⅲ7
D.若Ⅱ1与人群种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1/
3.(17年11月31T)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B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
(2)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F1雄蝇的基因型是。(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果蝇的表现型为,其比例是。
(4)用测交方法鉴定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⑴基因座位⑵有眼BbXRY⑶红眼、白眼和无眼6:2:1
(4)
4.(17年4月3T)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B.YYRr
C.YYRRD.YyRR
5.(17年4月28T)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和S3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代,T1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后代T1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若取S2后代T1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
6.(17年4月31T)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是纯合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和i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颜色的基因e、t和i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特点。
(2)e、t和i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________。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1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F1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将F1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F2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1)多方向性
(2)c对t为完全显性,t对i为完全显性9
(3)AaXiXi,控制颜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亲本雌果蝇XiXiaXiaY(4)1/12
7.(16年10月20T)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往回原烧杯后,重复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2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
B.乙同学的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
C.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
D.多①~④中随机各抓取1个小球的组合类型有16种
8.(16年10月28T)下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类型血友病的家系图。III3不携带甲型血友病基因,III4不携带乙型血友病基因,II1、II4均不携带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互换和基因突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型血友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V1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的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为5/16
C.若III3与III4再生了1个乙型血友病的特纳氏综合症女孩,她的染色体异常是由III3造成的
D.若甲型血友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编码最后1个氨基酸的2个碱基对缺失而来,则其表达的多肽链比正常的短
9.(16年10月31T)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色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请回答: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R、r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__________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F2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色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灰身雌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F2中杂合的黑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7分)(1)灰身r(2)BBXrY5/6(3)1/3
(4)
10.(16年4月28T)某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花色取决于细胞中的花色素,花色素合成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设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取白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出现红色和白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甲能产生2中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B.若亲代白花植株中基因a或b发生突变,则该植株一定开红花
C.用酶1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白花,该植株的基因型仍然不变
D.若基因B发生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基因B不编码氨基酸,植株开白花
11.(16年4月31T)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
请回答: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基因B与b互为__________基因。
(2)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种,其中杂合子占_______。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最多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3)现有1只长翅白眼果蝇与1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雄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
(4)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R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遗传图解如下。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答案:(1)自由组合等位(2)45/64(3)3/8(4)bbXrXr短翅白眼雌果蝇
12.(15年10月28T)人类红细胞ABO血型的基因表达及血型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
A.H基因正常表达时,一种血型对应一种基因型
B.若IA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对,表达形成的多肤链就会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改变
C.H基因正常表达时,IA基因以任一链为模板转录和翻译产生A酶,表现为A型
D.H酶缺乏者(罕见的O型)生育了一个AB型的子代,说明子代H基因表达形成了H酶
13.(15年10月31T)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后得到的F2如图所示。请回答:
(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是显性性状。A,a和B,b这两对基因位于____对染色体上。
(2)只考虑花色,F1全为紫花,F2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型的现象称为____。
(3)F2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其中杂合子占____。
(4)欲测定F2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____的雄株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
答案:(1)宽叶两(2)性状分离(3)AAXBY或AaXBY2/3(4)aaXbY白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1:1:1:1
14.(18年3月温州二模15T)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4个信封和代表不同等位基因的4种卡片
B.“雌”、“雄”信封中卡片数量相同,表示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模拟F1产生配子时,可准备等量标有“YR、Yr、yR、yT”的四种卡片
D.模拟受精作用时,需将随机抽出的2张卡片组合记录后,再放回原信封
15.(18年3月温州二模28T)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系如下图所示。已知人群中男性乙病的患病率为1/;Ⅱ3和Ⅱ4为同卵双胞胎,Ⅱ2和Ⅱ8均无甲病和乙病的家族史,家系二无甲病的家族史家系中不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Ⅲ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1,Ⅲ5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3
BⅢ3患两病的原因是Ⅱ4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C若Ⅲ3与Ⅲ4婚配,在正常情况下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8
D若Ⅲ1与表现型正常女性婚配,他们的女儿患乙病的概率约为1/
16.(18年3月温州二模31T)某小鼠种群存在黄色、黑色、褐色和白色等体色,由两对完全显性关系的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其中决定黄色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统计一对体色相同小鼠生所产生的后代总数,所得F?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某对基因纯合致死,则致死基因型是(只写一对基因),亲代小鼠的体色为,F1黄色小鼠的基因型是。
(2)F1中白色和黑色小鼠随机交配,理论上F2雄性小鼠的表现型有黑色和,其中黑色雄性小鼠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
(3)欲通过杂交后代直观反映F2中某只黑色雄性小鼠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请从该小鼠种群中选择适当的对象,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
答案:(1)AA黑色AaXbY
(2)黄色、褐色、白色(顺序不作要求)3/16
(3)遗传图解
17.(18年2月杭州模拟28T)甲病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基因型为B_D_才表现正常),其中Ⅰ-1基因型为BbDD,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甲病。乙病为单基因遗传病(由基因G、g控制),其中Ⅰ-2不携带乙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4和Ⅱ-1的基因型都为BbDdXgY
B.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3/8
C.Ⅲ-2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3个致病基因
D.Ⅲ-1与基因型为BbDdXgY的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男孩的概率为37/
18.(18年2月杭州模拟31T)年,继摩尔根发现果蝇红、白眼色(基因用R、r表示)的遗传规律后,瑞士科学家在果蝇杂交实验中获得了一些无眼突变体。下表是四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和结果。
第31题表
杂交实验
亲本
子一代
组合一
红眼♀×红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6:3:3:2:2
组合二
白眼♀×无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三
无眼♀×红眼♂
红眼♀:白眼♂:无眼♀:无眼♂=1:1:1:1
组合四
红眼♀×无眼♂
红眼♀:红眼♂:白眼♂:无眼♀:无眼♂=2:1:1:2:2
请回答:
(1)科学家发现无眼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无眼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与有眼果蝇______。无眼是__________(填“显性”、“隐性”)性状。
(2)无眼性状和红白眼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能作出此结论的杂交组合包括___________。
(3)若用E、e表示有眼无眼的基因,则组合二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组合四亲本无眼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若用组合一子代红眼雌蝇与组合四子代红眼雄蝇随机交配,F2中红眼个体理论上占_______。
答案:(1)相同隐性(2)自由组合一、三、四(3)EeXrXreeXRY35/48
19.(18届浙江省高三“五校联考”28T)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II-4、II-6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
B.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显微摄影可用于Ⅲ-2号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C.双胞胎(IV-1与IV-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
D.按照乙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女孩(IV-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0
20.(届宁波十校联考28T)下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6基因型为DDXABXab或DdXABXab
C.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Ⅱ-6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两条X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XAb的配子
D.若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
21.(届宁波十校联考31T)果蝇的红眼与朱砂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另一对等位基因(A、a)影响某种色素的合成使果蝇眼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F1
F2
雌
雄
雌、雄均表现为
红眼︰朱砂眼︰白眼=4︰3︰1
全红眼
全朱砂眼
请回答:
(1)A、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红眼对朱砂眼为性。
(2)亲本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F2杂合雌蝇共有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3)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3雄蝇的表现型为,其比例是。
答案:(1)常显(2)AAXBY42/3(3)红眼、朱砂眼和白眼4︰3︰1
22.(17学年第一学期台州市模拟28T)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甲病正常人群中携带者占1/3,且含甲病基因的雄配子半数致死,雌配子正常;其中Ⅰ1所生女儿一定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Ⅱ8体细胞可同时含有2个甲病基因和2个乙病基因
B.Ⅲ10和人群中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88
C.Ⅱ6与Ⅲ1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且可能都含有来自Ⅰ2的甲病基因
D.若Ⅱ5和Ⅱ6生一个葛莱弗德氏综合征的乙病小孩,可能Ⅱ6在MⅡ出现异常
推荐阅读:
浙江省历次选考分章汇编之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浙江省历次选考分章汇编之二:细胞的结构基础
浙江省历次选考分章汇编之三:细胞的代谢
浙江省历次选考分章汇编之四: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
请各位同学和家长扫一扫以下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