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医易同修”免费订阅……
疾病查询
健康指导
养生经典
医技知识
有病不求人
厥阴病何以口渴
一位大姐,年过四十,素体阳虚,几年前得了盆腔炎,后多方求治,中西混搭,炎症渐消。前几日骤感寒凉,“小腹满,按之痛”,感觉小腹处似有一团寒液,怕按怕冷,尤怕震颤,下楼梯时不敢快走。口唇干燥起皮,不渴;受寒后眉棱骨痛,但没有任何感冒症状;诊其脉,左关沉,右关微弦微紧,右寸及两尺俱弱。
诊断为寒入太阳之腑,故气化失常、水液凝滞;并入阳明之经,故眉棱骨痛、口唇干燥。于是为拟下方:
升麻
柴胡15升麻10桂枝15干姜6肉桂6猪苓10泽泻10木通10
泽泻
因其左关沉,知其阳气不升,故用柴胡;眉棱骨痛,故用升麻,一解阳明之邪,二与柴胡为伴,提举一身气血,勿使气机沉凝于下,不得升发——此是张锡纯提升大气之法;桂枝重用,皮可解太阳经之邪气,心可解太阳腑之寒郁,与干姜、肉桂、猪苓同用,使寒液气化;泽泻和木通就不说了。
木通
一共开了四副,嘱咐其两天喝完。大姐喝了两副后,小腹处有寒液的感觉基本消失,当晚出去溜狗,复染寒凉,于是再喝第三副,所有不适感全消。
猪苓
由此产生的一些联想:
张仲景何以称消渴为厥阴病?以此例观之,大姐素体阳虚,又患有盆腔炎,可知其病气早入厥阴。厥阴经行于小腹,一旦外感寒凉,就会“冷结在膀胱关元”。为开方剂中,以太阳药为主,是否可由此可推测:厥阴寒极之地,使太阳气化失常,水气凝滞,是以口渴?
由此,我们顺势引出另一个联想:
治疗糖尿病除了考虑肝脾外,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太阳经?
当然,只是很初级的一些想法,瞎猜而已。
(选自:狂练五笔的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