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院
标题:Elevatedfibrinogen,vonWillebrandfactor,andFactorVIIIconferresistancetodilutionalcoagulopathyandactivatedproteinCinnormalpregnantwomen
正常产妇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VIII因子的升高增强了对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活化蛋白C的抵抗性
前言
妊娠期间产妇的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VII因子、VIII因子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浓度要高于非妊娠期间的正常值范围,这些变化会影响止凝血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较高的凝血因子浓度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包括输血输液、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干预,其中大量补液造成的血液稀释可引起进行性稀释性凝血病,而最佳止血措施以及凝血监测尚未有统一标准。目前血栓弹力图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产后出血时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产后出血早期,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通常在正常范围内,大部分患者无需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虽然在非妊娠患者大手术早期阶段即可观察到纤维蛋白原的丢失,但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由于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浓度基线水平不同,凝血功能与过程变化不一。来自美国Maryland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体外研究,分别收集妊娠和非妊娠受试者的血样,将血样用生理盐水稀释再进行化验对比。该研究结果刊发于年7月BritishJournalofAnaesthesia杂志。方法
这项研究由Maryland大学医学院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后进行。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年龄超过18岁,健康的非妊娠志愿者,正在接受剖宫产或阴道分娩的足月健康产妇(非处于分娩的活跃期阶段),在前2周受试者未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或凝血的药物。收集15例非妊娠(NP)受试者和15例足月妊娠(TP)受试者的血液。通过改良的Clauss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因子活性、流动室测定和血栓弹力测定法去评估用生理盐水稀释的体外血液,在稀释的TP和NP血液中比较人纤维蛋白原浓缩物(hFC)、冷沉淀物和vWF/VIII因子(FVIII)替代物的影响。评估凝血酶生成和活化蛋白C的活性。统计分析基于足月妊娠产妇凝血酶生成(TG)的峰值为(60)nM(平均值[标准差]),为了显示TG峰值的20%差异,同时取检验水准α为0.05和检验效能80%,NP组和TP组分别至少需要10例样本。我们也参考了之前的一个研究,该研究报告了NP和TP组之间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的差异(每组N=15)。因此我们收集了每组15例受试者的数据。鉴于大多数数据呈偏态分布,所有数据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配对数据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非配对数据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rism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凝血过程示意图见图1血液学数据15例健康的非妊娠女性志愿者年龄为31(5.7)岁,15例健康产妇受试者年龄为28(5.6)岁,孕周为37(3.8)周。TP组基础的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这两个值低于NP组。NP和TP两组的基础PT、INR和aPTT均正常,但稀释后两组的数据均高于正常上限。其他凝血数据见表1。同样,除TP组血浆中超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III和vWF浓度外,其余促凝因子与抗凝蛋白浓度基线值均正常。值得注意的是,TP组中的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浓度是NP组的两倍,且体外稀释后仍在正常范围内;NP组血浆经稀释后中除vWF外,其余所有凝血因子和抑制剂均低于正常范围。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形成(PTF)TP血液中流动压力进展(T10)的开始比NP血液更快,而NP和TP之间PTF(曲线下面积AUC)的范围相似,见图2。体外稀释后,NPT10延长2至3倍,NP组与TP组AUC值分别下降了99.2%和69.2%。相反TP组血液稀释后T10延长的程度较小。在稀释的NP血液中,添加冷沉淀物可提高PTF的AUC5%基线值,添加vWF/FVIII恢复了T10以及分别提高了AUC69.4%和80%基线值。然而hFC对PTF没有任何影响;在稀释的TP血液中,添加hFC,冷沉淀,vWF/FVIII对T10以及AUC未产有任何改善。稀释的NP和TP血液中PTF的代表性视频图像如图1所示。血栓弹力图稀释的NP和TP样品凝血时间(CT)基线值均在正常范围。但稀释对TP组血液CT值的影响较小(表2)。补充相同FVIII冷沉淀物或vWF/FVIII后,TP组与NP组CT值均缩短,且TP组较NP组CT值更为减少。TP血液中的最大血凝块硬度(MCF)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表2)。与表1纤维蛋白原数据一致,TP血液中的MCF值是NP血液中的两倍。在稀释的NP血液中,MCF减少至大约10mm,是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的常规阈值。相反,在稀释的TP血液中MCF保持在中间参考值水平。补充富含纤维蛋白原的hFC或冷沉淀物提高了稀释NP和TP样品的MCF值。向稀释的NP或TP血液中加入vWF/FVIII没有对MCF值产生影响。凝血酶生成(TG)与蛋白C激活敏感性NP和TP中组织因子触发TG的结果总结在表3中。凝血酶生成(TG)与内源凝血酶能力(ETP)基线值,TP比NP均高出了1.5倍。体外稀释后,NP和TP样本之间存ETP值仍然存在差异,但TG峰值差异不显著。稀释后,ETP值在NP和TP中分别增加了27.5%和9.0%。通过添加5nM的血栓调节蛋白(TM)生成活化蛋白C(APC),降低了NP血浆TG峰值和ETP值85-90%,在TP组仅降低30-40%。在稀释的NP和TP样品中,TM对TG的抑制作用被升高的FVIII消除(通过vWF/FVIII途径)。内源凝血酶能力的促凝血和抗凝血期将ETP分离成促凝血期(ETPp)和抗凝血期(ETPi)验证NP和TP血浆稀释前后TG模式的差异(图3)。TP组ETPi值较大表明在基线水平TP组较NP组血浆中TG抑制更为缓慢。稀释的NP血浆中ETPi较基线增加了44%,而TP组变化较小。添加TM后NP和TP血浆ETPp和ETPi均减少;类似于总ETP值呈变化(表3),稀释对NP组血浆影响更大,增加了ETPp和ETPi,NP和TP两组ETPi分别增加了约八倍和两倍。稀释的NP组血浆中添加TM,通过升高FVIII(通过vWF/FVIII)使ETPi增加了两倍,但TP组加入vWF/FVIII后对ETPi影响甚小。讨论
我们目前的数据证实与NP血液相比,TP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具有很强的储备功能,并且显示在流动和静态条件下,血液稀释对TP组较NP组影响偏小。此外,在TP血浆中,可以明显观察到活化蛋白C(APC)介导的抑制凝血酶生成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血液稀释后更为显著。尽管血液稀释后血小板计数有所降低,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三个关键要素升高至正常范围的1.5-2倍,将有助于血小板粘附/聚集和纤维蛋白聚合。足月时升高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其在产后出血中的止血作用已成为最近临床研究的主要焦点。倘若高出正常值范围的纤维蛋白原浓度有益于减少产后出血,那么纤维蛋白原替代治疗将成为产后出血高风险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我们的研究中,在TP血液被稀释50%后,FIBTEM中最大凝块硬度保持在正常NP参考范围内,并且在添加人纤维蛋白原浓缩物(hFC)或冷沉淀物后使其恢复到基线水平。在一项包含名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中,与安慰剂相比,产后出血开始时先用2g的纤维蛋白原不会导致红细胞输注的减少。事后测定干预前的纤维蛋白原浓度为4.5g/L,并且仅2.2%受试者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小于2g/L。他们的数据表明,由于纤维蛋白原的基线浓度较高,产后出血患者相对较少出现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仅在部分产后出血患者中输注纤维蛋白原。在另一个RCT中评估了55例患者,表明在产后出血发生时,如果5分钟(A5)FIBTEM振幅为15mm或更低时,则需要接受安慰剂或hFC补充。在随机化分配时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2g/L的受试者中仅有12.7%(55例患者中的7例),并且该研究未能显示hFC在产后出血期间的低纤维蛋白血症中的止血功效。我们的体外50%稀释模型对应于体内循环血液容量的60-70%的损失。在我们目前的研究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和纤维蛋白聚合在稀释的TP血液中得到很好的保存,这与临床观察结果一致,即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产后早期出血的低可能性事件。相反的是当纤维蛋白聚合开始下降至临界水平以下时,hFC似乎是特异性恢复纤维蛋白原的最有效方法。经典围术期凝血试验无法检测升高的vWF浓度。因此,我们利用vWF抗原测量和流动室测定来评估剪切介导的血小板对胶原表面的粘附。先前已使用后一种试验来评估各种类型的血管性血友病和对vWF替代的治疗反应。在血样稀释50%后,血小板血栓形成(PTF)在NP血液中被消除,但在稀释的TP血液中很好地维持。在稀释的NP血液中加入hFC或冷沉淀后,PTF得到最低程度的改善,但vWF/FVIII能有效的恢复PTF。升高的vWF是恢复PTF的主要机制,这是因为通过含水蛭素样品的凝血酶抑制消除了FVIII凝血功能。尽管冷沉淀物中平均含有vWF~8IU/mL,但输血者中实际vWF含量不同,影响了以vWF为来源的功效。据报道,EXTEM和INTEM的最大凝块硬度(MCF)值受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影响,但本研究发现,INTEMMCF值与vWF介导的加速血小板粘附无任何相关性。在血小板减少症中,vWF活性升高(%)对于维持血小板与胶原表面的粘附至关重要。已有研究报道妊娠早期即13-20周FVIII浓度升高且高于NP参考值上限。超过2IU/ml的高FVIII浓度缩短了接触激活的(内在)凝血时间(CT),与稀释的NP血液相比,TP血液的稀释对INTEMCT值的影响较小,特别是使用在vWF/FVIII或用冷沉淀物恢复的FVIII。升高的FVIII的影响在偏高的TG峰值中已清楚地体现,并且将TP血浆中的内源性凝血酶能力(ETP)与NP组对照进行了比较。与NP血浆相比,基线TP血浆中在血栓调节蛋白(TM)存在下基于TG的APC的敏感性降低是明显的。凝血因子VLeiden(FVL)突变是APC耐药最常见的原因,并且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有关。据报道,在45-60%的孕妇中,FVL非依赖性APC耐药,其机制归因于FVIII升高和蛋白S浓度降低。在一项使用TG血栓形成倾向的观察性研究中表明,已证实妊娠早期APC敏感性降低,且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孕龄与APC不敏感性日益相关。虽然在我们的研究中未测量蛋白S的浓度,但体外稀释可能会使三种主要的抗凝剂(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低于正常范围。在我们先前的研究中表明,体外稀释后证实了内在因子X酶复合物(FIXa-FVIIIa)大大增加了FXa生成的可能性。降低抗FVIIIa的APC活性导致持续的内在因子X酶复合物激活以产生FXa,并且随后产生凝血酶。FVIII的组合稀释和升高大大增加了ETPi,并使TM对稀释的NP的TG抑制作用最小化。我们目前的研究结果有以下几个临床意义。首先,通过粘弹性凝血试验研究了产后出血的各种止血干预措施,但后一种监测并未涵盖凝血过程的整个范围。尽管它对纤维蛋白聚合的变化高度敏感,但未提供关于涉及vWF的血小板粘附的特定信息,也未提供凝血酶活化/抑制的方式。产后出血患者的个性化止血措施需要进一步去探讨选择不同的适合的止血成分以减轻出血。其次,欧洲高加索人群中FVL突变的高患病率推测是代表一种进化生存要素,因其减少了前现代社会中流产和产后大出血后的孕产妇死亡。因此,不管患者FVL状态如何(例如非高加索人),妊娠相关FVIII的升高对止血有类似的优势作用。在妊娠期间可能发生由于FVIII自身抗体形成引起的获得性血友病A,尽管罕见,但可导致围产期和产后出血。相反,产后静脉血栓栓塞是分娩潜在的致命并发症,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包括血栓形成倾向的病史、先兆子痫、产后出血或感染以及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大多数产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在分娩后3周内,并且与治疗产后出血的同种异体输血密切相关。推测包括输血和感染在内的促炎刺激物可进一步刺激内皮细胞中FVIII的产生,从而导致APC抵抗和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虽然缺乏直接将冷沉淀物输血与增加的血栓形成事件联系起来的相关数据,但在大量冷沉淀物输注后vWF和FVIII浓度升高可能通过与其他止血剂或同种异体血液成分相互作用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我们的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的实验选取有限数量的样品中进行体外实验,这可能无法准确地代表体内状况或疾病状态。其次,由于除外了血小板在TG和缺乏TM结合的内皮细胞上的作用,TM少的血小板血浆中进行TG实验结果受限。最后,体外应用的止血剂在数量和剂量方面也受限,因此需要额外的临床前研究来评估体内反应。总之,本研究证明在流动和静态条件下升高的纤维蛋白原、FVIII和vWF的浓度共同作用使TP血液对稀释性凝血病具有更强的抵抗性。由FVIII引起的功能性APC抵抗进一步促进凝血酶生成,但它可能潜在的增强促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在血液稀释后。促血栓形成风险与FVIII升高和稀释后抗凝血蛋白减少有关,这些蛋白包括抗凝血酶和蛋白C。这些数据为设计出有效且安全的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价值。(翻译:代少兵审校:陈新忠徐丽丽)参考文献:1.TanakaKA,BharadwajS,HasanS,JuddM,AbuelkasemE,HendersonRA,etal.Elevatedfibrinogen,vonWillebrandfactor,andFactorVIIIconferresistancetodilutionalcoagulopathyandactivatedproteinCinnormalpregnantwomen.BrJAnaesth.;(6):-9.
(向滑动查看内容)
“产麻新谭”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瑞芬太尼PCA用于分娩镇痛:一项10年的回顾性研究
.迟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超声异常发病率及其与血清白蛋白和脑利钠肽的相关性
.一项病态肥胖产妇心脏结构与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的研究
.基于体重计算的苯肾上腺素输注方案对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预防的量效关系
.间断催产素预处理对催产素诱导的离体人子宫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
.预防性应用格拉司琼用于剖宫产腰麻后寒战: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女性分娩过程中与麻醉效果不满有关的决定因素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产科是否可作为常规使用?
.超声评估足月分娩时麦芽糊精、加奶咖啡和橙汁的胃排空情况:一项非劣效性随机临床试验
.年英国麻醉医师协会指南:自体血回收用于围手术期血液保护
.产妇的硬膜外试验剂量:应该继续使用吗?
.磁共振成像测定孕妇右侧和左侧卧位对下腔静脉受压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
.孕妇卧位时,左倾还是右倾对下腔静脉压迫最小?
.适用于妊娠期疑似肺栓塞的YEARS诊断流程
.产妇心跳骤停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一项美国多中心研究项目的数据分析
.产妇神经管闭合不全对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和分娩镇痛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鞘内吗啡镇痛时二氧化碳和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的前瞻性观察研究
.硬膜外导管拔不出来,你遇到过嘛?
,腰段背部纹身产妇可以行椎管内分娩镇痛吗?
.足月妊娠产妇与非妊娠女性的胃容量相似: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
.快速静脉滴注曲前列环素治疗产后重症肺动脉高压: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
99.疼痛的内源性调节在产后是否发生了改变?——产后辣椒素诱发的疼痛和致敏反应
98.足月妊娠产妇与非妊娠女性的胃容量相似:一项单中心队列研究
97.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疗进展
96.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与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后低血压相关
95无适应症(可避免)的剖宫产全麻导致的不良事件和可能因素分析
94.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标准氧流量面罩通气对产科手术预给氧效果的比较:一项随机生理性研究
93.瑞芬太尼PCA分娩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来自RemiPCA安全网络的大数据分析
92.超声引导下L5-S1椎间隙分娩镇痛不改善产妇皮区阻滞的效果
91.比较依据WHO产程图与“张氏标准”在产程期间剖宫产率的差异:一项多中心,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90.血小板减少的危重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是否可改善预后?:一项单机构的倾向匹配队列研究
89.比较硬脊膜穿破后硬膜外和传统硬膜外单次0.%布比卡因分娩镇痛的起效时间:一项随机临床研究
88.白细胞caspase-1活性在硬膜外相关产时发热中的作用
87.血浆和脑脊液中的炎性因子在围产期抑郁中的作用
86.硬膜外麻醉下紧急剖宫产手术时的体温、皮肤热损失和皮肤血流量
85.产时使用硫酸镁与产妇发热之间的关系:nbsp;一项回顾性的横断面研究
84.采用大量输血方案前后产后出血妇女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的比例的变化-----一项回顾性研究
83.JAMA:椎管内分娩镇痛初产妇在第二产程即刻运用腹压改善母婴结局
82.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羟乙基淀粉是否影响肾功能
81.眼部超声检查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颅内高压方面的应用
80.通过超声心动图监测足月孕妇静息状态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优化麻醉体位
79.产后出现的神经并发症——处理首先需要正确的临床思维
78.血管活性药物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有金标准了吗?
77.幼儿全麻暴露与学习和行为结局的相关性:一项出生人口群体调查
76.椎管内吗啡不能预防产妇意外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75.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后抑郁的关系
74.产妇体重指数与椎管内分娩镇痛
73.去氧肾上腺素居然松弛子宫平滑肌?!
72.鞘内重比重布比卡因-芬太尼或重比重布比卡因对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张力和胎心率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71.女性供血者的妊娠史增加男性输血者的死亡风险
70.瑞芬太尼PCIA与哌替啶肌注用于分娩镇痛孰优?——一项开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69.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剖宫产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68.连续硬膜外输注与程控硬膜外间歇输注用于分娩镇痛,会有怎样不同的分娩结局?
67.剖宫产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围术期异体血输注吗?——也谈宁波的研究
66.脉压和颈动脉多普勒流速评估产妇的容量状态的可行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65.苯肾上腺素持续输注与间断推注对肥胖产妇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影响
64.产后输血和出血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吗?
63.腰麻药物中加入肾上腺素可以延长阻滞时间吗?
62.妊娠期的IL-6水平与新生儿大脑功能连接以及儿童期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61.硬膜外分娩镇痛到底对哺乳结局有影响吗?一项混合产次的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给我们的提示
60.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对预防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作用
59.布比卡因脊麻分娩镇痛时,是否联合芬太尼对子宫张力和胎心率居然有不同的影响
58.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硬膜外分娩镇痛的EC50的研究
57.产科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影响(二)
56.产科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结局影响(一)
55.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可预测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发生
54.产妇脉压差值与硬膜外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
53.分娩镇痛的意愿及实际实施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一项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
52.阴道分娩转剖宫产的产妇术前使用了催产素会导致术后催产素使用量增加
51.腰麻操作时,多高的手术台才是你的“Mr.Right”呢?
50.剖宫产术后实施TAP,局麻药剂量多少合适?
49.卡贝缩宫素与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不良反应对比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48.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在治疗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量效关系研究引发的思考
47.硬膜外背景剂量间断注射的给药速度对分娩镇痛质量的影响
46.下腔静脉超声指导输液预防腰麻后低血压
45.血管升压药用于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专家共识(下篇)
44.血管升压药用于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专家共识(上篇)
43.一旦产程停滞决定剖宫产应立即终止催产素以减少产后出血
42.腰麻后产妇的中心体温降低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41.坐位与仰卧位下进行麦氏(Mallampati)分级,哪个能更好地预测困难气道?
40.剖宫产术前升温,有必要吗?
39.宫口开全后需要停硬膜外分娩镇痛吗?--第二产程硬膜外镇痛对产科结局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38.我们的静脉输液完美吗?
37.高位和低位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会有差异吗?
36.妊娠期腰痛:调查、管理及椎管内麻醉与镇痛的相关因素--一项系统性回顾分析
35.产麻新谭开篇辞--徐铭军
34.脊髓空洞症产妇分娩的麻醉和产科管理
33.中低收入国家面临的麻醉挑战:东非国家产科麻醉安全的横截面调查
32.食物胃排空时间由什么决定?原来是热量!
31.应用镁剂与产时母体发热发生率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横断面研究
30.左右脚趾灌注指数在预测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不同作用
29.术中过敏反应发生后要停手术吗?
28.分娩镇痛-硬膜外芬太尼剂量对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
27.格隆溴铵对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发生率以及血管活性药物需要量的影响
26.镁可以降低产时发热的发生率吗?
25.去甲肾上腺素与去氧肾上腺素用于防治剖宫产腰麻低血压的效价比是多少?
24.自动单次输注和持续输注去氧肾上腺素用于预防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
23.治疗产后出血,新鲜冰冻血浆必不可少吗?--通过床旁粘度弹力图指导新鲜冰冻血浆输注治疗产后出血
22.产麻新谭之国庆中秋寄语
21.腹横肌平面(TAP)阻滞与切口浸润(WI)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20.液体治疗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中腰麻后低血压?
19.产科椎管内阻滞并发颅神经麻痹?
18.血管活性药物在剖宫产腰麻中应用的研究
17.全身麻醉是剖宫产术后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16.布比卡因脊麻的剂量对胎头外倒转成功率的影响
15.手动控制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注可以更好预防剖宫产腰麻期间的低血压的发生吗?
14.压力波形分析指导下产妇硬膜外穿刺针定位
13.如何识别子痫前期妇女妊娠相关中风的危险因素?
12.LANCET:早期应用氨甲环酸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
11.腹腔灌注利多卡因可改善剖宫产术后镇痛: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10.右旋美托咪定能安全应用于产科麻醉吗?
9.产妇满意度:仅仅与镇痛效果有关吗?
8.剖宫产术中左倾卧位不能改善新生儿的酸碱状态
7.间断静脉推注去甲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腰麻期间低血压:序贯法有效剂量研究
6.产麻新谭--开篇辞(三)
5.肥胖是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保护因素吗?
4.“患者导向的镇痛剂量选择”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3.产麻新谭--开篇辞(二)
2.椎管内分娩镇痛影响分娩结局吗?
1.产麻新谭--开篇辞
FINDME:
古麻今醉致力于传播最前沿、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围术期医学知识。医院强强联合,紧跟围术期医学最新领域,云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及时将围术期医学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传播。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围术期医学专业信息科技平台。
招商
您的精彩由我们展示
古麻今醉主要开设了、、、、、、、、、等栏目。医院、医药企业、各学会在合法、合规、内容可靠的前提下提供广告合作、视频直播、专栏冠名等多种形式的推广及市场传播服务,如果您有需要,欢迎联系我们!
城市合伙人
火热召集中
联系
-
潘老师:
“您的鼓励是对原创最大的支持!”
目前已+麻醉同道北京最有效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坑不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