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十佳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26/4663705.html
年,适逢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作为中国血液学领域最大的公益性学术团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40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血液学发展史的缩影。40年的时光掠影,记录着历代中国血液学人的艰辛努力和奋斗成果。
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于9月24日-26日在杭州召开,大会开幕式中特别设立了终身成就专家奖章,以表彰在中国血液学发展中做出了极为重要贡献的三位杰出代表:王振义院士、陆道培院士、阮长耿院士。
CCMTV临床频道-血液科非常荣幸的采访到了“血液学传奇”——96岁高龄的王振义院士,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40周年献上祝福,并对年轻一代的血液学人寄予厚望。
他,荣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年未来科学大奖。
他,开创了肿瘤诱导分化治疗模式。因为他的贡献,全反式维甲酸成为当今全球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他,96岁高龄依然为中国血液学事业保驾护航。
他,鼓励创新,倾心育人,一门四院士成为中国医学史的佳话。
他就是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
年是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这是值得纪念的时刻。40年的历史,承载了太多中国血液人的理想与拼搏,载满了血液学事业的发展与成就,令我们欣喜的同时,也有满满的感动。年12月6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上,血液学分会正式成立了,会议选举出了以邓家栋为主任委员的第一届委员会。当时参加会议的血液学工作者只有名,会场环境也十分简陋。如今,我们不仅能在富丽堂皇的会场中举行会议,又有大量的中青年学者带着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参加会议,并且线上和线下的参会人数众多。这些都说明我国在经济、科技、医学等方面都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本次会议中,中国血栓与止血专业开创者之一,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的王振义院士被授予了“终身成就专家奖”。自年起,王振义院士就开始从事血栓和止血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年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这一疾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从医60多年来,王振义院士不仅在血液学临床和研究领域进行了多项开创性工作,而且以高超的医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王振义院士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也为中国血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国的血液学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很多人知晓中国的血液学会,也知道中国血液界从事的研究工作成果。这与众多血液工作者的辛苦付出是分不开的,比如陈竺院士等都是血液界的代表人物,虽然公务繁忙,仍会抽出时间回到血液研究所中指导研究工作。
在被问到对当代年轻学者的要求时,王振义院士说,血液学若缺少基础研究则难以发展,中青年学者作为血液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更要领悟会议中重要学术研究方向的意义,在专业领域努力钻研,不断创新,为血液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使中国的血液学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
年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一年。在中国科学、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中国血液人应传承前辈的精神和传统,奋发努力,共创中国血液学的辉煌。
往期推荐:沈志祥教授:日新月异,精进不休-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黄晓军教授:继承理想,传递旗帜-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陈苏宁教授:任重道远,仍需求索-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黄河教授:承上启下,人才辈出-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CSH|吴德沛教授:续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落幕
肖志坚教授:承前继后,同心协力-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传承汇聚四十载,共谱血液新篇章|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盛大开幕,恭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胡豫教授:风雨兼程,共创辉煌-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马军教授: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张连生教授:红组传承,不忘初心-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王建祥教授:四十载路,成果丰硕-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成立40周年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