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性联隐性遗传的出血病。其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陷症)两型,分别由凝血因子Ⅷ(FⅧ)和凝血因子Ⅸ(FⅨ)基因突变所致。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血友病B的发病率约为1/2;所有血友病男性患者中,血友病A约占80%~85%,血友病B约占15%~20%。女性血友病患者极其罕见。临床上,血友病以关节、肌肉、内脏和深部组织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为特征。
血友病的出血表现
出血是血友病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自发性、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或创伤、手术后严重出血多见。出血的部位常见于负重的大关节(如膝、肘、踝、腕、髂、肩等)和肌肉/软组织(腰方肌、上肢肌、下肢肌等);内脏出血(如腹腔内、腹膜后、泌尿、消化、呼吸道等);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淤血、鼻出血、口腔出血、牙龈出血等)。致命性出血有颅内出血、神经系统出血、咽颈部出血和无准备的创伤、手术出血等。
遗传情况
血友病A/B是一组性联隐性遗传性出血病。其缺陷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女性(母亲)携带,遗传给男性(儿子)发病。故诊断血友病A/B时,必须进行家系调查,约有2/3的患者有阳性家族史。典型的血友病A/B家系调查结果见图。
临床分型
根据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及其血浆FⅧ活性(FⅧ∶C)/FⅨ活性(FⅨ∶C)的水平,国内将血友病A/B分为4型。
诊断
1.筛查试验:首选检查为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测结果APTT延长而PT正常,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但APTT延长不能鉴别血友病A和B。患者其他检测如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B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等均正常。
2.确诊试验:测定血浆FⅧ活性(FⅧ∶C),辅以FⅧ抗原(FⅧ∶Ag)可确诊血友病A;测定血浆FⅨ活性(FⅨ∶C),辅以FIX抗原(FⅨ∶Ag)可确诊血友病B。
3.鉴别实验:血友病A须与血管性血友病(vonwillebranddisease,vWD)和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hemo-philia,AH)相鉴别
4.FⅧ/FⅨ抑制物检测:临床上有反复应用血制品病史且对血制品治疗无效的血友病A/B患者,需高度怀疑是否出现FⅧ/FⅨ抑制物。
5.基因分析:有助于诊断明确,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