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孩子身上流着父母的血。
孩子的面貌特征、脾气秉性多多少少会有着父母的影子。基因将这些信息做了印刻,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了下去。
然而这些遗传信息里也不全是好的,比如是否携带了遗传病基因。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被叫做“皇室病”的血友病。
十九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家族就是一个著名的“出血族”家族。
她曾在给大女儿的信中这样写:我无法想象在皇族出身的新鲜血液中参杂有一些小小瑕疵的事实。
小小瑕疵说的便是这个血友病的基因,事实上它并不是小小的瑕疵,血友病基因最终使得欧洲好几个皇室的数代人患病和死亡。
(家族患病图谱)
医学在不停发展,人类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由整体到系统到器官,由器官到细胞到染色体,再到基因。
很多疾病已经被证实了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BRCA基因早在年就被发现,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作用。
在调节人体细胞的复制、遗传物质DNA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
然而,BRCA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丧失了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导致癌细胞大量繁殖,因此拥有这个基因突变的家族倾向于具有高的乳腺癌跟卵巢癌的发生率。
常见的一些疾病也跟遗传又关系。
对遗传疾病的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很多疾病是隐性遗传,自己身上没显现,不代表不会遗传给孩子。
你可能没听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聋,但你应该看过春晚的《千手观音》。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聋这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也叫“一针致聋”,患者携带线粒体DNA的一个变异,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但携带这个变异并不会直接导致耳聋,它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常敏感,一旦使用这类药物就会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千手观音》主表演者邰丽华就携带了这种基因,2岁时发高烧,不知情下打了链霉素,从而失去了听力。
苯丙尿酮症也是如此,是由父母双方的染色体缺陷导致的,但父母并无症状,患有该病的孩子,一生只能吃特殊加工的食物否则就会对大脑神经造成损伤。
疾病的遗传是非常复杂的,早发现,早预防才是最好的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不注意,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为了健康,人们对基因的认识,尤为迫切。
儿童疾病全套解锁,慢性病、肿瘤、罕见遗传病风险基因检测。关爱孩子,保护身体健康,不容忽视!
了解遗传基因,非常有意义的,要知道:一个人,可以通过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战胜许多遗传风险。
(PS:基因检测只是遗传风险筛查的手段之一,报告仅作为参考,不能替代最终的医学结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