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肾脏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都有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今天小编来说说各种异常的小便和肾脏健康的关系。
尿字从写法来看从尸,从水,按字面意思来讲为身体不需要的“废水”。按照我们直观的感受,也会觉得尿液无用且不卫生。其实尿液的作用超乎你的想象,尿的颜色、气味、状态相当于一张身体的晴雨表,可以帮助我们直观感知身体的健康情况,及时纠正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1尿液从何而来?
尿液是血液进入肾脏后由肾脏滤过加工产生的,由每天升的原尿,最终浓缩成为1.5升左右的尿液排出体外。简单来讲,尿的转化过程为血液→原尿→终尿。正常的尿液比水略重,这是由于其中除了96-97%由水组成外,还含有无机盐、尿素、尿酸等物质。
季节、气温、作息、运动(汗液多则尿液容易发黄)、饮水(饮水少则尿液更黄)、饮食(最近吃得太肥腻,尿液可能混浊)、用药(如果正在服用利尿剂,小便次数会增加;如果正在服用维生素B,尿液会偏黄)、精神状态……
▲人体泌尿系统图示
如果发现尿液不对劲,首先要考虑以上因素,调整后症状缓解消失,则属于生理性异常,无须过分担心。如果尿液异常持续一周以上,就是身体在跟你说“我不太好了”。
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依赖于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肝脏也与之息息相关。理论上,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尿液的性状变化。
不过,每种异常更可能是哪种病变倒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咱们逐一分析???
2
不同的尿液颜色代表什么?尿液颜色辨健康
红橙黄绿青蓝紫,你是哪个?
细心的人观察自己的尿会发现有时颜色较浅,清亮透明,有时就要黄一些。尿液黄色的深浅明暗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深黄色尿:健康尿液呈现淡柠檬黄色,清澈透明,如果颜色加深则提示,饮水太少啦!
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人如果不摄入水分,生命仅仅只能维持数天。那每天应该喝多少水呢?我们都听到过“每天要喝8杯水”这样的说法,总体而言,人体每天需要毫升的水,其中毫升来自于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毫升源于蔬果粥汤等食物中的水,余下的毫升左右则需要通过饮水来补充。
可别小看足量饮水这个健康习惯,除了其他生理功能外,水还是尿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占到尿液的95-97%。足量饮水,则尿量正常,尿液中无机盐、含氮化合物不会因浓度过高而析出结晶,出现肾结石、尿道结石的几率也会大幅度降低。
还有一点,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尿液是无菌的!排尿的同时也是对尿道的清洁冲洗,可以降低患尿道炎症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养成每天足量饮水,按时饮水的好习惯,即便没有感觉口渴,也应经常举杯为身体补充几口水份。
除了饮水太少以外,呕吐、腹泻以及高热人群由于体内水液通过皮肤、肠道等其他渠道排出,也会造成尿量减少,尿液颜色加深。在这些情况下,除了及时补水外,我们更应及时找准症结,对症治疗,防止严重脱水的发生。
淡的黄色:水喝得太多时尿液会因稀释颜色变浅。通常减少饮水就可以改善,但也有一些人是由于肾脏重吸收功能障碍,也就是在原尿变为终尿这一步出了问题,尿液中的大量水分以及其他物质直接排出体外,每日尿量超过2.5升,甚至高达4-20升,此时化验则会发现尿的比重降低,渗透压减小,肾病、脑部肿瘤、药物作用包括妊娠后期都有可能出现相关情况,发现这种情况,还应及时就医。
明亮的黄色:可能是由于服用了核黄素,也就是维生素B2补充剂。核黄素具有明艳的荧光黄色,当服用补充剂后,多余的核黄素就会通过肾脏,进入尿液,将尿液变成明艳的黄色,出现这种情况无须担心,停药即可恢复,对身体也是无害的。
▲正常淡黄色尿液VS异常深黄色尿液
?褐色/酱油色/茶色/葡萄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