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我们都知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疾病。那么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接种疫苗!
今天,小堂特别去南京市疾控中心咨询免疫规划科副科长梁亚琼女士。她将向各位宝妈宝爸们讲解,接种疫苗应该注意什么?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婴儿出生后,离开了母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增多,特别是易患麻疹、结核、百日咳、小儿麻痹症、乙肝等各种传染病。染病后,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还能危及生命。而接种疫苗可使儿童体内产生抵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增强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也是保护孩子健康的最好手段。
疫苗分为几类?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如乙肝、脊髓灰质炎、乙脑等疫苗。
梁副科长还说道,自年11月1日起南京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适种儿童为年1月1日以后出生满一周岁的儿童以及在南京上学的一年级学生。
下图所示就是一类疫苗接种时间,记得收藏哦~
二类疫苗
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第二类疫苗和第一类疫苗同样重要,不分优劣。
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有效和重要的补充,国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会将越来越多的第二类疫苗纳入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单位提供相应的第二类疫苗接种。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感染疾病的风险,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孩子的身体情况等做出选择。
该如何去接种疫苗呢?梁副科长介绍到,南京的一类疫苗都是从省市区逐级下发。而二类疫苗是区疾控中心在官方药品采购平台购买后,由厂家用冷链车直接送到区疾控中心,再下发到疫苗接种点。
梁副科长嘱咐道只有行政部门批准的预防接种门诊才能进行疫苗接种哦~~
家长们接种疫苗时除了孩子外,还要带上预防接种证哦~别只带了证件没带孩子ヾ(????)?"
那么预防接种证在哪里办呢?
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到预防接种单位(家庭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预防接种证。
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此证,医务人员凭证接种,并会记录接种信息。如果宝宝去外地接种,别忘了也要详细记录接种信息。
儿童居住地迁移、长时间外出或外出后回本地时请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迁移手续。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时,请出示此证协助查验。
接种证是宝宝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甚至出国的必备证件。请保管好,不得随意涂改。
家长们在接种前要注意!1、接种前一两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2、口服相关疫苗(如糖丸)前30分钟内避免喂奶,但也要避免处于饥饿状态。
哪些情况下儿童不宜接种疫苗?家长们也可以如实反映宝宝近期身体状况,医生根据禁忌症综合判断是否适宜本次接种。
凡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指病后1个月内),应暂缓接种。
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一周内有腹泻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其是1周岁以下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过敏体质者,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原,如拟接种疫苗的成分中含有该过敏原,则不予接种。
凡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也应慎种疫苗。
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谨慎,严格掌握禁忌症。
接种疫苗后8大注意事项!那么,当接种疫苗结束后,家长们应该注意以下8点!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报告接种单位并咨询。
2、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30分钟内不要吃热的食物及哺乳等,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回家的路上不要抱得太紧,防止因挤压造成窒息。
4、保证打针部位的清洁。防止继发感染,接种后不搓揉接种部位,当天不宜洗澡。
5、注意喂奶姿势,不要让婴儿仰睡着喝奶,这样容易呛奶引起窒息。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并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空气,不要让婴儿立刻仰睡。
6、接种当天尽量多喂水,不要让宝宝作激烈活动如长时间哭闹、在地上或床上爬来爬去等。
7、不要在婴儿房间内吸烟,婴儿呼吸系统比较脆弱。
8、婴幼儿应当有单独的小床。如果与成人睡一张床,婴幼儿应有单独的被窝,不能与成人睡在一个被窝。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疫苗是由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产物经减毒或灭活制成的,比较安全,但是,疫苗对于机体来说毕竟是外来物质,接种到人体内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应。所以,家长们不要害怕哦~?(;′Д`?)
局部反应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等。
全身反应发烧: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头疼、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一般持续1-2天。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
皮疹:但较轻微。
常见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处理方法梁副科长叮嘱道,如果儿童预防接种反应严重,应该立即就医!
1、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2、体温<38.5℃,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体温≥38.5℃,可服用退烧药,一般2-3天自行消退。
3、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医院观察治疗。
4、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特别提醒: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瘢痕,叫做“卡疤”。这是接种成功的表现之一,无需担忧。)
编辑:费寿涛、骆漠沙
审核:耿海华
文章来源: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给我
你也越好看!